猎聘发布《2023年人工智能行业人才浅析》

刘峰
2023-05-08 09:30

5月8日消息,猎聘发布《2023年人工智能行业人才浅析》,通过对2023年AI行业最新数据的研究分析,提供AI行业最新的人才画像、供需和流动相关内容。

根据深圳市人工智能协会数据,2020年北京市人工智能企业占比达23%,高于深圳、上海和杭州,位于全国首位。从人工智能企业申请专利的省份分布来看,广东省专利数量以28.32万件遥遥领先,北京市以10.28万件位居第二。

format-jpg

(图源 猎聘人才官公众号,下同)

报告显示,算法工程师是人工智能领域占比最多且最热的职能。在TOP职能中,技术类职能占比最多,如产品经理、Java、测试工程师、C++等,技术类人才是人工智能行业的重要构成;随着人工智能商业化应用加速成熟,销售管理职能(销售经理/主管和销售总监)的占比也已达到3.59%。

在性别占比方面,人工智能行业从业者中男性占比明显高于女性,高达70.60%;在年龄占比方面,人工智能行业人才年龄以20-40岁为主,占比接近九成。相比互联网行业,人工智能行业人才在30岁以上的占比更高,经验丰富人群多于互联网行业。

薪酬方面,人工智能行业平均薪酬高于IT互联网行业平均薪酬。人工智能行业薪酬最高的是高级管理职能,年薪达62.8万元,期望年薪达77.7万元。技术类职能在行业TOP10职能占比最多,如高端技术、IT互联网产品、汽车设计与研发、硬件。

format-jpg

format-jpg

format-jpg

人才流动方面,从人工智能与细分行业间流动来看,互联网是流入和流出均占比最多,互联网、计算机软件、电子半导体均较高,这三个细分行业和人工智能行业的部分岗位职能重合度较高,具备人才流动的优先条件。

从行业来看,人工智能行业人才主要流出至整车制造、机械设备、新能源、通信设备、医疗制药等行业。据行业人才流入意向指数,各行业人才投递人工智能行业简历次数明显大于人工智能行业人才投出简历次数,行业人才吸引力较为突出。

从地域来看,人工智能行业人才从北京流出后,首先选择的是上海,其次是杭州,再次是深圳。上海、广州和深圳流出的人才第二选择都是北京。流入北京的人才以上海最多,深圳和天津次之。流入上海的也以北京最多,北京和上海间的人才流动量较大。除流入广州TOP3没有北京外,流入上海和流入深圳北京均进入前三。

format-jpg

format-jpg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5月8日消息,发布《2023年人工智能行业人才浅析》,通过对2023年AI行业最新数据的研究分析,提供AI行业最新的人才画像、供需和流动相关内容。报告显示,算法工程师是人工智能领域占比最多且最热的职能。在性别占比方面,人工智能行业从业者中男性占比明显高于女性,高达70.60%;在年龄占比方面,人工智能行业人才年龄以20-40岁为主,占比接近九成。人工智能行业薪酬最高的是高级管理职能,年薪达62.8万元,期望年薪达77.7万元。
应届生就业方面,2022年一季度应届生新发职位同比增长最快前五的是通信、能源环保、汽车交通、人工智能、生产制造,对应的应届生招聘平均年薪是24.42万、14.93万、21.21万、28.91万、18.40万元。其中,人工智能领域应届生招聘平均年薪最高,为28.91万元。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年后疫情波及全国,调研显示,疫情对企业招聘造成影响,超7成的企业招聘计划暂缓或延后。
1月17日消息,大数据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23年度就业趋势数据报告》显示,2023年平台活跃人才明显上升,较上年增长了13.77%。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行业岗位需求提升明显。大量的出海业务激发出更多的人才需求,大数据显示,2023年出海招聘职位同比增长为40.41%。出海招聘职位的二级行业分布TOP10中,新能源行业位居第一,占比8.83%。
3月10日消息,大数据研究院重点研究了1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 ,并推出《从两会看机会:2023战略性新兴产业就业数据报告》。数据显示,这15个战新产业中人才最紧缺的是智能制造,人才最紧缺第二、第三的是生物技术、芯片;物联网、新材料、人工智能位居第四至六。本次研究的15个战新产业招聘平均年薪均超15万。
发布《2022年长三角人才发展报告》。
发布消费品和跨境电商人才报告
发布《2023AIGC人才趋势洞察》。
发布《绿色金融及ESG人才趋势报告》。数据显示,ESG人才需求方面,上海、北京、深圳三个城市ESG职位需求占比高。
从需求来看,2020.11-2021.10新发职位需求增长最高,与深圳经济高速发展、产生更多的职位需求有一定关联;2021.11-2022.10,新发职位需求同比下降12.84%,疫情下企业招聘需求有一定收缩。分行业来看,互联网与电子通信行业是深圳优势产业,两个行业的人才供需均占比较高;近年深圳通过出台政策、优化消费环境等举措,吸引了众多消费品企业在深圳布局,消费品人才队伍不断扩大;服务外包中介、制药治疗随着行业需求发展,人才占比呈现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