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悬赏1000万暴击水军,誓要跟黑粉死磕到底
1. 长城汽车千万悬赏打击网络水军
这一回,长城汽车决定要跟水军“死磕到底”。
7 月 19 日,长城汽车官博公布了悬赏千万打击网络水军的最新进展。公司表示,截至 7 月 14 日,已收到网友举报线索近千条,且部分网络水军恶意抹黑行为已进入司法诉讼程序。
(图源:长城汽车官方微博)
同时,长城汽车将向提供重要线索的 26 位网友发放奖金。
事实上,今年3月,长城汽车就提出了千万悬赏计划。3月10日,长城汽车向行业发起倡议,呼吁携手净化网络传播环境,对“网络水军”重拳出击。一周之后,长城汽车发布消息称,其网络举报中心累计收到举报信息474条。
(图源:长城汽车微信公众号)
那么,长城汽车为什么要自掏腰包打击网络水军?
行业竞争激烈,车企苦水军久矣,新能源车舆论环境急需改善。近年来,部分企业利用规模化的网络水军,通过大量的网络账号造谣引流,很多车企都遭遇了水军的无端攻讦和谩骂,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舆论环境乌烟瘴气。
网络水军发布歪曲事实的行为也会造成恶劣影响。随着汽车市场热度不断增加,各种负面新闻也层出不穷,其中不乏一些没有事实依据的事件。大量水军在各个社交平台针对某个企业发布虚假言论、恶意抹黑带节奏混肴视听,会损害汽车品牌形象,甚至会严重误导消费者的购车选择。
2. 互联网成为车企厮杀的第二战场
新媒体时代,互联网平台逐渐成为新能源车企厮杀的第二战场,长城汽车也越来越认识到网络舆论的重要性。
3月提出1000万打击网络水军计划后,有趣的是,今年5月25日,长城汽车就实名举报比亚迪,称比亚迪秦、宋两款车型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问题。
(图源:长城汽车官方微博)
市场人士分析,长城汽车的行为或是针对竞争对手车型的精准舆论打击。
长城汽车公开举报的时间点有些巧妙,当天恰好是比亚迪旗下车型宋Pro冠军版公布售价的日子。而前不久,哈弗刚刚上市了旗下的混动车型枭龙。这两款车在尺寸、配置和目标受众上都十分接近。
当日午间,比亚迪官方迅速做出回应称:长城汽车出具的检测报告无效,不能作为依据。欢迎有关部门随时过来调查、取证和检测。
举报风波过后,事情结果尚未可知。但品牌互掐,往往没有赢家,举报当日,长城汽车和比亚迪的股价分别下跌6.17%和2.41%。
随后,长城汽车马不停蹄,继续发力互联网平台。6月13日,由长城汽车总裁穆峰率领的15名高管团队,在同一天内集体入驻新浪微博平台。同日,“车企高管冲锋式入驻微博”这一话题登上热搜。
(图源:长城汽车总裁穆峰采访视频截图)
新能源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显然,长城汽车高管集体入驻微博,核心还是为了更好触达用户,搭建全媒体矩阵,增强品牌影响力。
业内人士分析,长城汽车近来动作不断,与其想要改变业绩承压现状有着直接的关系。
随着新能源走强,比亚迪稳坐新能源销冠,以蔚小理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高频引起市场注意,相比之下,长城汽车业绩显得有些吃力。
7月14日晚间,长城汽车发布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净利润11.5亿元-15.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40.51亿元到 44.51亿元,同比降低72.32%到79.47%,利润大幅下滑。
(图源:长城汽车公告)
除了业绩,公司股价表现也不乐观。今天(7月20日),在A股市场,长城汽车股价走势下行,跌幅1.58%。
(图源:百度股市通)
长城汽车在2021年10月,股价一度超过69元每股,总市值超过5500亿元。最新的收盘价只有2118亿元,总市值距离最高点蒸发了近4000亿。
(图源:东方财富网)
长城汽车将今年的目标设定为销量不低于160万辆、净利润不低于60亿元。已经过去的上半年,目标整体完成率不高。销量完成了目标的3成,净利润仅完成了20%左右。
在行业竞争加剧的现在,这并不是一个容易达成的目标,下半年,长城汽车管理层还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3. 下半年价格战来势汹汹
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进入存量博弈时代,行业将进入竞争更激烈、优胜劣汰更明显的下半场。2023年上半年已经落下帷幕,市场人士指出,下半年新能源车价格战有愈演愈烈之势。
特斯拉吹响2023年下半年降价的号角。7月1日,特斯拉宣布,用户购买全新Model S/X两款车型现车,可享受3.5万-4.5万元不等的优惠福利。7月7日,特斯拉还追加了引荐奖励政策。7月20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若整体经济环境不稳定,还会继续进行降价。
近日,一汽大众旗下的ID系列电动车也宣布全系降价,最高降幅达8.7万元。7月10日,上汽通用旗下凯迪拉克品牌也对旗下纯电SUV锐歌进行售价与权益调整,定价相较之前全线调低6万。
估计还有不少品牌及车型在酝酿降价动作,这些车企密集的降价行动预示着,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价格战或已开启。
下半年价格战来势汹汹,车企该如何应对?
降价手段更加考验车企的成本控制、技术储备和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综合实力,强悍的新能源技术或许能够助力企业在价格战中胜出。加大在新能源领域的研发投入,致力于研发核心技术,才是提升车企自身竞争能力的根本之道。
新的市场催生新的需求,车企需要洞察消费新趋势,通过创新驱动,打造出差异化且有竞争力的产品。就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广阔度来看,其他品牌及产品仍然留有生存和发展空间。车企根据更细分的消费市场需求,以及更多元化的用车场景,打造产品矩阵,满足更多用户的选择。
直面用户,做好服务,也将成为车企构建自身竞争力护城河的重要选项。时至今日,车企只拼产品力、性价比已经不能够满足消费者日渐成熟的购车需求。随着智能汽车的更新频次越来越高,服务也逐渐成为了用户购车的重要考量点,车企必须重视提升服务质量。
从目前的市场行情来看,优先考虑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业内广泛共识。面对如火如荼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适者生存这条法则永远适用,实力强劲的企业或能在竞争激烈的赛道脱颖而出。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