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选高考专业不要讲实用

互联网头条
2024-06-26 21:34
图片

周鸿祎看好三个专业

高考已经过去20天,最近几天各省陆续进入志愿填报阶段。而家长和学生们对选专业这件事上头疼不已,慎之又慎。生怕选错了方向,影响未来的职业道路。

6月25日,身为网红企业家的周鸿祎,也针对选专业这个问题发表了一番言论,“我对很多专业不了解,但我们招了很多大学生、研究生,他们的工作和专业没什么关系,所以选什么专业不那么重要。”

他表示,大学更重要的是锻炼持续学习的能力、解决问题探索的能力还有跟人打交道的社交的能力

如果非要说方向,周鸿祎给高考生推荐3个专业,即人工智能、能源和生物

图片

图源:周鸿祎微博

他还为选择这三个专业的原因做出了解释,“人工智能是一个很大的方向,要学好人工智能,比如数学、计算机方向都可以。”

第二个,选择能源是因为人工智能的尽头是能源,无论是核聚变还是绿色可再生能源,今天的电动车也完全是靠能源来支撑的。第三个是生物,有了计算机大数据的加持,人类在克服疾病、促进人类健康、探索人类自身奥秘方面都会大有可为。”

周鸿祎的这一言论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有网友觉得他推荐的专业还挺有道理,但也有一些网友不买账。

比如有网友表示,“人工智能本科一般人别选”,生物专业也被网友吐槽,“一般家庭选生物就是造孽,谁选谁后悔,除非你对生物天赋异禀”“不要学生物,除非你打算读博士”

还有微博KOL表达了自己对这三个专业的看法:不建议太多人去学人工智能,这东西现在基本是见顶的,后续的就业前景没那么确定,有可能大富大贵,也有可能无人问津。而且人工智能太笼统,需要确切的一个方向,不能啥都学,那样绝对没啥用。

“生物和能源不用多说,一个让你活着,一个让你不挨饿受冻的活着,到什么时候都肯定有的干。”

图片

 图源:微博

或许是看到网友们对专业方向太过功利,6月26日,周鸿祎又发布了一条视频,再次表达自己的观点:选什么专业还是不重要,“不要用那么实用主义的眼光去看专业。”

而是要在自己真正擅长和喜欢的专业中选择,才能拥有强大的驱动力,成为专业中的佼佼者。

不过,周鸿祎提到了他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即无论学什么专业,都一定把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基本科普和知识学到,因为“无论哪个专业,都离不开对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使用,掌握了这两个基本技能,到任何专业都会游刃有余。”

当然,对于选专业的问题,各有各的看法,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周鸿祎推荐的人工智能等三个专业,也是他结合行业趋势做出的判断。

图片

周鸿祎为何看好人工智能?

周鸿祎在网上的活跃度很高,夸张一点说,三天两头就能看到他做客各大直播间、访谈栏目、活动会议等。

如果回顾周鸿祎的最近一年的公开发言,就会发现聚焦的主题除了网红经济,就是大模型和人工智能。

比如前几天,周鸿祎参加了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在开幕式上,周鸿祎发表演讲时谈到,政府和企业应该拥抱大模型,走越做越专的道路,未来政府企业内部会是多个专业大模型组合起来工作。

图片

 图源:360公司公众号

此外,对于智能汽车,他希望人工智能大模型尽快“上车”,让很多车从“智障”变成真正的智能。

紧接着,周鸿祎还在2024长江独角兽峰会上发表演讲,他有一个明确的观点:大模型作为工业革命级的生产力工具,将引领新一轮工业革命

换句话说,他认为大模型技术将极大地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引发一场新的工业革命,代表了未来科技发展的方向。

联系到周鸿祎推荐人工智能专业,也是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随着各大企业在大模型和人工智能的持续专研,这些领域提供了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和就业机会。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预测,全球AI计算市场规模将从2022年的195.0亿美元增长到2026年的346.6亿美元。其中,生成式AI计算市场规模将从2022年的8.2亿美元增长到2026年的109.9亿美元。

而中国市场方面,艾瑞咨询研究院测算,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达到2137亿元,到2028年将达到8110亿元。同时,大模型带来的产业加成比例在2028年或达到32.9%,

图片

图源:艾瑞咨询

此外,国内各大互联网大厂对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还在不断增加。据钛媒体最新统计国内各大科技互联网公司AI人才招聘情况,截至到2024年4月11日,阿里巴巴新招聘AI技术的岗位数量最多,占比达10.1%。而抖音集团提供的年薪最高,达329.6万。另外快手、小米、百度等公司的基础薪资最高可达百万元。

再来看周鸿祎背后的360,也已经全公司范围内全面拥抱人工智能。去年4月,周鸿祎发布主题为《三六零人工智能总动员》的内部信,要求360每一位员工、每个产品和业务都要全面拥抱人工智能,适应人机协作,着手产品重塑。

在这之后,360加速推出和升级了一系列AI产品,比如去年9月,360智脑大模型正式面向公众开放。11月,360大模型“奇元大模型”通过备案落地。12月,360智脑也通过了国家大模型标准符合性测试,是全国首个原生安全大模型产品。

此外其他互联网大厂也持续加大AI研发投入。可以预见,未来大模型将会持续爆发。

图片

不要盲目跟风

回到选专业这个问题上,主编的观点是不能盲目跟风。今年挤破头的热门专业,过了四年后或许已经完全大变样。

谁能想到,前几年最火热的土木工程专业,转而变成了“新天坑”。2022年底,房地产市场开始暴雷,各大房企都经历了至暗时刻。而与房地产相关的土木工程专业不再是香饽饽,录取分数和录取位次都明显下滑。

又比如疫情时期影视行业受到波及,电影业受到一波又一波的打击,没想到微短剧突然爆发,为从业者带来新的机遇。

每个行业都会面临不同的周期,而行业里的人能做的就是撑过周期,等待下一次机会的到来。每个行业都人才济济,最重要的是深耕某一行业,做到顶尖。

另一方面,选专业是还需要结合自己的能力和兴趣爱好。对某个领域的兴趣和认可,可以激发自己深入学习和探索的动力,使你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更有毅力。

而当前的人工智能行业,仍然处于不断探索和高速发展的阶段。生成式AI、多模态AI模型、AI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等,都是当前及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方向。

面对AI时代,年轻人可以多了解和学习,主动拥抱AI,利用大模型技术帮助自身在学习和工作中快速获取所需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新能源汽车行业再度掀起波澜。
3月20日消息,鸿昨晚发布视频称,有人问他怎么用AI,对此,他表示,强制用、强迫自己用,用三个月,就会成为AI专家。
鸿称,“这个想法很巧妙,产品体验创新,但是在宣传上的手法上有点无限拔高自己了。”
3月5日消息,360集团创始人鸿表示,大模型应用过程中,包括DeepSeek在内的众多大模型都存在“幻觉”问题,偶尔会生成看似不合理、与事实不符的内容,由此也引发了一些争议。鸿认为,需要对“幻觉”实施柔性监管,打造支持创新、包容失误的良好环境,争取让更多企业“复制”DeepSeek的成功。建议借鉴“避风港原则”成功经验,对大模型以及相关产品和服务,实施柔性监管,适度包容大模型的“幻觉”,对于“幻觉”导致的一般性失误,避免直接关停、下架,给予企业自我纠正的机会,促进企业大胆创新、放手竞争。
2月22日消息,360董事长鸿发布视频,就送车活动道歉:“对不起,我错了。我想公开给我的粉丝道个歉。我送100辆车的活动,虽然出发点很好,出于好心,但是被大家批评说拉人头做任务没有诚意套路多,我虚心接受大家的批评,公开给大家道个歉,并宣布接下来后续的80辆车都完全零门槛。”
2月14日消息,360公司创始人鸿近日和新浪财经CEO邓庆旭对话,再次谈到自己做企业IP的话题。对话中,鸿讲述了自己如何通过短视频、直播、短剧等热门传播方式探索与时代、与用户交互的全新可能。鸿表示,到了2025年,唯一的宣传方法就是做短视频和直播,未来短剧将是公司广告最重要的载体。
2月10日消息,360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鸿今日直播探店小鹏汽车。鸿强调,“有人说我送车为了骗流量,但是咱也是有名有姓的企业家,说过的话肯定是要兑现的。”1月26日,鸿宣布将免费送出100辆国产新能源汽车,并计划在元宵节当天进行抽奖开奖。首批赠送的车辆已经确定为小鹏品牌,鸿在直播中现场选定并下单了20辆小鹏MONA M03。
互联网头条
凝聚百万行业精英,聚焦垂直、前瞻、头条等重磅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