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赴港上市,王卫野心暴露

电商行业
2024-07-06 08:54

国际化才是最大的机会。

1.顺丰控股再闯港交所

二次递表的顺丰控股距离上市,只剩一步之遥了。

近日,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丰控股)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高盛、华泰国际及摩根大通担任联席保荐人。

图片

图源:顺丰控股招股书 

要知道,顺丰创始人王卫已坐拥四家上市公司,包括顺丰控股、嘉里物流、顺丰同城以及顺丰房托。其中,顺丰控股作为其中唯一一家在A股市场亮相的企业,若成功实现赴港二次上市,将成为快递行业首家“A+H”股上市公司。

而这是顺丰控股第二次港股递表。2023年8月,顺丰控股曾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目前该次申请已失效。

如今,顺丰控股赴港上市计划已获得中国证监会备案。若此次二次港股上市顺利达成,这不仅标志着顺丰在资本市场上迈出了一大步,更预示着其将开启国际市场拓展与全球布局深化的新篇章。

从最新披露的招股书中,我们可以看到顺丰控股在行业内的最新排名及市场占有率概况。

招股书显示,据权威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发布的报告指出,以2023年度收入为标准衡量,顺丰控股是中国及亚洲最大的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也是全球第四大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

图片

图源:顺丰控股招股书

顺丰控股表示,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五大物流细分领域以及亚洲市场的四大物流细分领域中均占据市场领先地位,在涵盖快递速运、大件物流、冷链运输、同城即时配送、定制化供应链解决方案以及跨国界的国际物流服务,满足了不同客户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就以上这些信息来看,顺丰显然对此次冲刺港股上市抱有高度的自信与坚定的决心。

如今,顺丰的二次上市之路已步入关键阶段,距离成功上市仅差临门一脚,顺丰理应打起十二分精神来。

2.现在上市是最好时机吗?

那么,顺丰为什么会选择在当前时间节点二次冲刺港股上市呢?

一方面是因为在全球物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顺丰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以加速海外业务扩张。而港股二次上市可以为顺丰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满足其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求。

另一方面是因为通过港股上市,顺丰可以进一步优化其资本结构,降低融资成本,为未来的业务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财务基础。

当然,顺丰控股此次港股二次上市,也不单单是为了钱。

多年前,王卫曾在一次采访中说到,“上市的好处无非是圈钱,获得发展企业所需的资金,顺丰也缺钱,但是顺丰不能为了钱而上市。”

而谈及此次二次上市的意图,王卫在去年的股东大会上就已明确表示,不能比友商慢了,在港交所上市是出于国际化的考虑。

尽管顺丰在国际业务上已有所投入与探索,但王卫认为这“还不够”,顺丰还需要一个更为广阔且国际化的资本平台,以便在未来能够灵活运用资本力量,实现业务的快速扩张与全球布局。

此前,顺丰控股也在招股书中表示,在港交所上市是为了进一步推进国际化战略、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升国际品牌形象、提高综合竞争力。

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王卫的态度都很明确,顺丰要推进国际化战略。

而港股市场相对于A股市场具有更高的国际化程度,能够吸引更多的国际投资者。这对于顺丰来说是一个重要的优势,有助于提升其国际知名度。

同时,相较于其他融资方式,港股上市具有较低的融资成本,这也有助于顺丰在保持财务稳健的同时,实现更快的业务扩张。

如此看来,顺丰在当下节点选择冲击港股上市,不过是顺水推舟的事情。

顺丰的国际化战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港股二次上市是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一步,如果能抓住这一机遇,顺丰有望进一步提升其国际品牌形象,增强在全球物流市场的竞争力。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当下是顺丰控股在港交所二次上市的好时机吗?

主编认为,顺丰控股此时递表上市,虽不一定是最佳时机,却恰是最为合适的时机。

4月1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其中有一项举措指出,将支持符合条件的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融资。

如此政策利好下,王卫自然不愿错失这一发展良机。

7月3日,顺丰控股在融资交易中表现活跃,当日融资买入金额高达4499.96万元,而融资偿还额仅为1681.65万元,实现融资净买入2818.31万元。融资余额稳步提升至28.11亿元,在同日的融资净买入排名中,顺丰控股位列第29位。

图片

图源:东方财富网

从中也能看出,资本市场对顺丰控股并非缺乏信心或持悲观态度,只是对其当前自身经营状况保持着较为谨慎的态度。

既然资本市场对顺丰的认可与期待显著,那么顺丰自然没有理由不抓住这个宝贵的机遇二次冲刺港股上市。

站在顺丰的角度看,此次二次赴港上市既是深思熟虑后的结果,也是在当前环境下最为合适的选择。

3.卷向海外或许有用

最近几年,快递行业悄然从增量竞争阶段迈入了存量竞争阶段。

据国家邮政管理局发布数据显示,2013年,快递行业处在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国内快递业务量增速达到61.6%。而2022年,市场增速明显放缓,国内快递业务量的年度同比增长率滑落至2.1%。

与之相反,2023年,国际(含港澳台)快递业务量达到了30.7亿件,同比增长52.0%,处于高速增长期。

对国内快递企业而言,提速出海,已刻不容缓。

放眼海外市场,其实也不难发现,不只是顺丰选择了国际化这一发展方向。

中通、圆通等国内头部快递公司也在积极部署,竞相角逐于国际化市场。中通方面,不仅推出了中国香港至英国转运物流服务,还开通了出口散件寄递服务通道;圆通方面,在海外版拼多多Temu于哈萨克斯坦设立首个站点后,圆通速递迅速宣布开通中哈跨境快递物流服务……

另外,起家于东南亚的极兔速递,如今其在国际市场的扩张已占据极大的优势。数据显示,在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埃及、巴西、墨西哥等新兴市场,极兔速递的市场份额已从2022年的1.6%跃升至2023年的6%。

同年,极兔速递处理的包裹量高达2.3亿件,同比增长369%,全年营收为3.27亿美元,同比增长299.7%。

这份成绩的取得,无一不得益于极兔对国际市场的深刻洞察。

同样地,顺丰积极投身于国际化进程,也体现了其对国际市场的高度重视。

在国内,快递行业的竞争已趋白热化,市场趋于饱和,玩家们寻求成长与突破的道路充满坎坷。而在遥远的海外,却是一片崭新的天地:各路快递巨头纷纷搭建起竞技场,准备大展拳脚,一场关于实力、策略与创新的较量正悄然拉开序幕,预示着无限的可能与机遇。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物流企业正加速迈向国际舞台的中心。尽管它们在国内市场早已有所成就,但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探索国际市场的无限可能无疑更为重要。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报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王卫:上市要选择最佳时机。
王卫:我们在这个时代,都是被科技或者创新的老虎分钟吃掉,而不是被同行干掉的。
12月1日消息,据集团国际业务发展负责人余国有介绍,上市的目的之一也是扩大国际化的业务,通过打开资本做多海外网络的建设以及机队的投入,“国际业务的增速要远高于目前的国内增速,我们要迅速把国际业务的规模做起来。”除了亚太外,整个“一带一路”国家的市场发展机会都比较大,除了传统的欧美市场外,包括中东、南美、非洲等都有一定市场,目前已在上述地区开始尝试布局。
2月28日消息,港交所信息显示,控股于2023年8月21日在港交所首次提交的上市申请,目前为失效状态。对此,控股证券部相关工作人员回应表示,公司香港上市的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招股书失效属于港交所的正常交易机制,具体可关注后续相关公告。
宣布二次上市
进一步推进国际化战略。
知情人士称,该公司一直在考虑各种选择,其中包括在香港二次上市,可能筹资约50亿美元,或是将主营的快递业务在香港首次公开募股(IPO)。
据市场消息称,控股拟分拆同城上市,中国证监会已接收材料。
6月16日消息,据市场消息,拟分拆同城上市,中国证监会已接收材料。据了解,早在5月28日晚间,控股发布公告称,拟分拆控股子公司杭州同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
11月17日消息,今日表示,该公司没有任何在联交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计划。据了解,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控股考虑香港进行二次上市,可能募资50亿美元。截至下午15时深圳A股收盘,控股报元,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