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因为机会太多睡不着,百度在AI上挣扎,时间不多了

科技头版
2024-09-26 21:03

李彦宏,放手一搏。

AI应用方向,李彦宏力挺智能体

在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百度作为国内AI大模型领域的佼佼者,自然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近日,百度举行的“文心杯”创业大赛刚刚落下帷幕。在2024百度云智大会上,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发表颁奖致辞并再次阐述了自己对于AI大模型发展的见解。

李彦宏指出,“智能体是我最看好的AI(人工智能)原生应用发展方向,相当于PC(个人电脑)时代的网站和自媒体时代的账号。”

他提到,智能体最明显的特点是门槛足够低,谁都能上手,但同时天花板又足够高,可以做出非常复杂,非常强大的应用。未来,将会有数以百万量级的智能体出现,形成庞大的智能体生态。

当然,这也不是李彦宏第一次表达类似的观点。今年7月,在2024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李彦宏就指出,智能体是开发最简单的AI应用,“也是我们最看好的AI应用的发展方向。”

AI技术发展到现在,如何聚焦场景,落地应用,成为一大难题。而智能体就是李彦宏最看好的AI应用方向。

那么,什么是智能体?公开资料显示,智能体是指能够感知环境并采取行动以实现特定目标的代理体。它可以是软件、硬件或一个系统,具备自主性、适应性和交互能力。

按照李彦宏的说法,智能体是AI时代的网站。智能体的开发门槛足够低,类似于互联网时代网站的创建。通过简单的设置和配置,即可开发出具有特定功能的智能体。这种低门槛特性使得智能体的大规模普及成为可能。

他认为,医疗、教育、金融、制造、交通、农业等各行业领域,未来都会依据自己的场景和特有经验、规则、数据等等,做出各种智能体,将会出现数百万量级的智能体,形成庞大生态。

当然,光说不练假把式。

基于这一理念,百度就推出了基于文心大模型的智能体平台。据QuestMobile最新报告,百度文心智能体平台成为目前唯一具备商业化能力的智能体创作平台,也是功能最全面的平台,支持知识库、工作流、语音、不同模型、插件、联网搜索、数字形象及商业化等能力。

图片

数据显示,百度文心智能体平台每天有超1.9万家企业使用商家智能体,覆盖教育、房产、机械等30多个行业,平台也已有超2万智能体开始帮开发者赚钱。

不难看出,百度在智能体的研究上走在了行业前列。

当然,智能体技术的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将技术优势进一步转化为市场利润仍是一道有待解决的难题。如何为智能体开发者和企业提供可持续的盈利路径,是百度面临的一大课题。

科技巨头卷向智能体

对于大模型的发展,李彦宏一直有着这样的认知:“卷大模型不如卷应用”。这句话不无道理,技术无论飞得多高,最终都要落到地面。未来AI行业比拼的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先进性,还有应用层面的实用性。

智能体作为AI技术的重要应用方向,正在逐步渗透到各个行业和领域。在2024年,AI智能体已经成为人工智能行业的新共识。

除了百度之外,国内其他大模型厂商也在积极布局智能体市场。阿里巴巴有百炼智能体和钉钉智能体、腾讯基于混元大模型的智能体产品腾讯元器、字节跳动基于豆包大模型打造的智能开发工具豆包MarsCode、蚂蚁基于百灵大模型推出的AI生活助手……

布局智能体正在成为大厂的“标配”。

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科技公司也继续带来了以“智能体”为代表的AI应用,像蚂蚁集团启动了支付宝智能体生态共建计划,推出智能体开发平台“百宝箱”;腾讯元宝品牌智能体专区正式上线,首批邀请了11家合作伙伴入驻,共同打造精品AI智能体应用生态……

海外市场也不例外。今年7月,谷歌公司宣布推出Project Oscar项目,帮助开源开发团队使用和创建AI智能体来管理软件项目。

国内外都在明显加快了智能体落地的步伐,AI智能体正在成为科技巨头交锋的新战场。

这些智能体产品的推出,不仅丰富了AI应用生态,还推动了AI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至于未来,李彦宏看好的智能体将如何重塑我们的世界,让我们拭目以待。

扒扒AI大模型的进度条

2023年初,ChatGPT的到来,让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一年多的时间,国内外各大企业都在追赶大模型的浪潮,掀起了“千模大战”。

先来说说海外,9月,OpenAI正式发布的o1系列模型以其卓越的逻辑和推理能力吸引了公众的视线。

图片

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阿尔特曼表示,尽管作答前需要花费更多时间思考,但在处理难而复杂的任务上,OpenAI o1达到了当下人工智能的最高水平,展现出强大的推理能力。

诚然,O1模型作为前沿技术,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但也并非毫无瑕疵。据了解,其预览版本仍存在幻觉问题、运行速度较慢及成本高昂等局限性。另一个问题则是价格,o1-预览模型的定价是每百万个输入tokens 15美元,每百万个输出tokens 则要60美元,分别是GPT-4o的3倍和4倍。

国内方面,大模型已经成为互联网大厂的必争之地。

根据预测数据显示,我国人工智能市场支出规模将在2023年增至147.5亿美元,约占全球总规模十分之一,将在2026年增至264.4亿美元,2021-2026五年复合增长率将超20%。

图片

百度作为国内最早公布大模型的公司,推出了文心一言大模型。今年6月,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中国大模型市场主流产品评估,2024》,从基础能力到应用能力7大维度对11家大模型厂商的16款市场主流产品进行实测。结果显示,百度位于第一梯队,是唯一一家在7大维度上均为优势厂商的企业。

图片

阿里发布了通义千问大模型。6月,全球著名开源平台Hugging Face(笑脸)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在社交平台表示,在新一轮的全球开源大模型评估中,阿里开源的Qwen2-72B力压科技兼社交巨头Meta的Llama-3、法国著名大模型平台Mistralai的Mixtral,荣登榜首。

在AI视频生成这条赛道上,快手的可灵AI也不可小觑,号称“国产Sora”。

前不久,快手高级副总裁盖坤透露,截至目前可灵AI诞生四个多月以来,已有超过260万人使用过快手可灵AI,并累计生成超2700万个视频。据介绍,自发布以来,可灵AI已经经历了9次迭代和升级,目前正在内测1.5版本基础模型。

还有360的360智脑、华为的盘古大模型、抖音的云雀大模型等等,这些大模型的相继问世,让整个互联网行业都进入了大模型时代。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如今大厂间的大模型竞赛已然来到了下半场。

今年,大模型行业打响了“价格战”。5月,国内大模型厂商纷纷宣布大幅降价,抖音宣布豆包大模型对外开放服务,并喊出了“比行业价格低99.3%”的口号;百度也宣布文心大模型中两款主力模型ENIRE Speed、ENIRE Lite全面免费……

与此同时,OpenAI宣布从7月9日起终止对中国提供服务的消息也为国内大模型市场带来了新的变局。

总的来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国产大模型正迎来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时代。面对新变局,未来,国产大模型还需加强自主创新,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3月10日消息,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3月9日公开发表了题为《紧抓AI智能体爆发元年机遇 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署名文章。李彦宏表示,2025年可能会成为AI智能体爆发的元年。推理大模型涌现出让人惊叹的深度思考能力,这将推动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应用方向,即“AI智能体”的落地。同时,面对空前激烈的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竞争,必须在人工智能芯片、数据中心、云基础设施上更大胆地投入,打造更好、更智能的下一代模型。
强强联合,各取所需。
李彦宏:中国的复杂路况下,萝卜快跑的实际出险率仅为人类驾驶员的1/14。
8月19日消息,在8月18日第28届百度hackathon黑客马拉松比赛上,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建议年轻人不用非得学AI专业。李彦宏解释,AI之所以有这么大的潜力,是因为其对任何一个行业可能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学喜欢的专业方向并学一些AI相关的东西即可。聊到校招时,李彦宏称最看重应届生自驱能力,应届生都经历过“不会”的阶段,但自驱的人学得快、潜力大,比别人进步更迅速。
李彦宏参与欧洲科技创新展览会上的对谈时表示,中国AI与西方的最大区别是应用。
5月23日消息,昨日欧洲科技创新展览会上,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表示,中国AI与西方的最大区别是应用,中国有数百个基础模型,应用驱动了中国AI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时代有大量DAU达到数亿、乃至十亿的超级应用;但人工智能时代,超过1亿日活的超级应用都尚未诞生。超级应用最可能的形态是一个聊天机器人、还是Copilot,目前还不确定。他认为,要真正抵达理想中的AGI时代,还要十年以上。
李彦宏百度内部颁奖活动中表示,大模型我们走在最前面,我们要去勇闯无人区,需要去冒前人没有冒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