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进口政策调整,跨境小包免税或将失效

跨境焦点
2025-02-07 17:51

一、严查小额进口包裹

众所周知,跨境电商是一门包含了选品、营销、跨境物流等多个流程的复杂生意。这其中,跨境物流之繁杂最甚,而且被动因素较多,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近日,欧盟委员会表示,其将对现有进口政策进行修改,对进入欧盟的大量廉价电商包裹实施严格监管,而监管的重点对象便是近来市场扩张迅猛的在线购物平台Shein、Temu以及全球电商巨头亚马逊。

图片5-800.png

欧盟严打不合规电商 图源:Just Style

欧盟委员会数据显示,2024年,欧盟进口了约46亿件价值低于22欧元的低价值商品,较2023年翻倍增长,相当于每天进口1200万件包裹,其中91%都来自中国

欧盟委员会表示,这些持续增长的廉价包裹在无形之中,增加了海关的监管压力。对消费者和其他合法企业而言,大量廉价、不安全的进口商品也是一种市场危害,它们既对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不公平竞争,因为这些商品往往不需要支付关税。

为此,欧盟委员会提出几大改革重点。一是提议对电商进口商品征收手续费,以弥补海关的监管成本;二是继续敦促欧盟国家取消价值在150欧元以下包裹的进口免税政策,此前,2023年,欧盟委员会就曾提出这一提议。

图片6-800.png

欧盟委员会提议取消免税政策 图源:Just Style

三是整合所有成员国的海关信息,建立一个新的欧盟中央海关机构(EUCA),并推出一项名为“产品安全扫描”的新措施,以便欧盟各国在进口货物抵达前,通过电子监控工具获得相关产品信息,确认产品的危险系数,减轻海关监管负担。

二、小额进口成监管重点

无独有偶,作为全球第二大电商市场,美国最近也对跨境电商频频下手,其中小额进口包裹是一大重点

就在上个月,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发布了两项通知,一是将拟定低价值货物入境规则(ELVS),进一步规范低价值货物的入境信息要求,将低价值货物入境信息填写流程全面电子化,以加强对此类进口货物的监管力度,确保海关能够有效查验并追踪非法商品。

图片7-800.png

美国海关收紧小额包裹进口规则 图源:CBP

二是将收紧部分低价值货物的关税豁免,这类低价值货物主要是受《贸易扩展法》232条、《贸易法》201条和301条影响,需缴纳国家安全关税、保障性关税及不公平贸易关税的商品。

进入2月,更剧烈的变动接踵而至。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的关税,同时暂停中国进口商品的最低限度贸易豁免,此前这项豁免政策允许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包裹免付关税。

图片8-800.png

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图源:X

这一系列变动,对跨境卖家而言,无疑是当头一棒,毕竟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都是两条跨境电商最火热的赛道。眼下,一些大企业已经开始采取措施应对,中小卖家也正在观望着这场变动。至于变化的结果如何,答案或许还在酝酿之中。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3月22日消息,商务部等六部门近日发布关于扩大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 严格落实监管要求的通知 。此外,各试点城市(区域)应切实承担本地区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政策试点工作的主体责任,严格落实监管要求规定,全面加强质量安全风险防控,及时查处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开展“网购保税+线下自提”、二次销售等违规行为,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共同促进行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1月13日消息,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吕大良介绍,根据初步测算,2022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2.11万亿元,增长9.8%。其中,出口1.55万亿元,增长11.7%,进口0.56万亿元,增长4.9%。近年来,跨境电商发展迅速,国家陆续出台了相关支持政策跨境电商优势和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
数据显示,河南“单一窗口”2020年跨境电商进出口累计申报15057万单、货值1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3%、77%。另据了解,根据《通知》,四川省德阳、绵阳、南充、宜宾具备开展1210业务条件。据悉,2018年11月,商务部等六部门出台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监管政策,在北京等37个城市试点运行,2020年进一步扩大至86个城市及海南全岛。
3月23日消息,商务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扩大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严格落实监管要求的通知》 。据介绍,“网购保税进口”海关监管代码为“1210”,其中“12”代表保税,“10”代表一般贸易。据悉,2018年11月,商务部等六部门出台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监管政策,在北京等37个城市试点运行,2020年进一步扩大至86个城市及海南全岛。此前,四川成都、泸州在列。
盛秋平表示,我国跨境电商持续快速增长,从2015年至今,国务院先后六批批准设立了132个跨境电商综试区,已覆盖全国30个省区市。2018年,我国创新出台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监管政策,并逐步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31个省区市。据海关统计,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5年增长近10倍,去年规模达到1.92万亿,增长18.6%。目前,在跨境电商综试区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备案的企业已经超过3万家。
据企业统计,10月31日至11月9日,北京海关验放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清单30.36万票,同比增长80.66%;金额1.18亿元,同比增长28.99%。此前,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获批成为北京首个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位于该区内的天竺综保区凭借“跨境电商销售医药产品试点”和“免税、保税、跨境电商政策相衔接试点”政策优势,成为今年“双十一”期间北京口岸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的“主战场”。
2月24日消息,《电商报》获悉,2020年,吉林跨境电商交易额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亿元,同比增长178%。据悉,2020年,吉林省吉林市获批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珲春市获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珲春、吉林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实施方案以省政府文件印发。此外,2020年吉林全省上线阿里巴巴国际站企业达到417家,同比增长23%,150余家企业上线环球资源网。线上线下密集开展跨境电商政策宣讲及培训活动,覆盖数千人次。
7月12日消息,中山市第二家“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展示交易”门店,友涞全球购正式开业,标志着中山“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展示交易”新模式进一步扩容升级。据统计,该门店开业首日,奶粉类产品便售出130多罐。据中山海关介绍,这种新的跨境购物模式是海关叠加了“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保税展示交易”两种便利政策,依托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保税仓储功能,在消费核心区打造的进口商品“前店后仓”模式。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透露,2020年我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规模已突破1000亿元。高峰表示,自2018年11月开展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以来,各相关部门和地方积极探索,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商务部等六部门近日发布关于扩大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 严格落实监管要求的通知。据悉,网购保税进口模式是指跨境电商企业通过集中采购,统一将货物从海外发至国内仓库,消费者网上下单时由物流公司直接从仓库配送至客户。
6月14日消息,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司长吴海平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针对企业退货的痛点,优化跨境电商商品进出口退货措施,完善升级退货中心仓功能,试点开展跨境电商网购保税零售进口跨关区退货模式,研究扩大跨境电商一般出口商品跨关区退货试点,解决企业退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