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零售退货率居高不下,卖家快要被逼疯
1、退货压力居高不下
退货问题历来是压在美国零售业头上的一座“大山”,这背后与平台、消费者、卖家都脱不开干系。
根据Appriss Retail此前发布的报告,2024年美国消费者退回的商品价值为6850亿美元,占据零售总额的13.21%。退货率高企,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卖家,因为他们的利润空间将进一步被压缩。

零售退货率达13.21% 图源:SDCE
话说回来,若消费者因商品质量、货不对板等问题退货还情有可原,但如今欺诈性退货现象正变得愈发严重,这给卖家们造成了巨大损失。
报告指出,零售商因“欺诈和滥用退货和索赔”而损失的总金额从2023年的1010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1030亿美元。有55%的零售商表示自己甚至收到过被退回的是二手商品,或是用被盗信用卡购买的商品;还有48%的零售商遇到过被退回的商品是被盗商品。

退货欺诈损失惨重 图源:Appriss Retail
值得注意的是,电商平台的退货政策似乎无形中成为了恶意退货的“帮凶”。EcomCrew的一项调查显示,有19%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亚马逊上虚假陈述退货原因,是为了获得免费退货运费。这具体体现在,他们不需要该商品,但选择的退货原因却是“商品有缺陷”。
2、卖家两头受困
居高不下的退货率正步步侵蚀着卖家们的利润,这不仅有来自消费者的压力,平台的政策也让卖家们几乎快要喘不过气来。
例如在去年6月,亚马逊针对各个类目中那些退货率较高的产品,如汽车用品、美妆个护产品、眼镜、箱包、小型电器等,引入了一项退货处理费,把是否超过退货阈值作为依据,费用大约在2-4美元之间,进一步提升了卖家成本压力。

退货处理费收费标准 图源:Amazon
除了对退货率较高的一些类目额外收取退货处理费外,亚马逊此前还针对退货率高于平均水平的商品推出了“高退货率”标签。尽管这一政策并没有直接向卖家收取费用,但对卖家的长远销售来说非常不利。
一旦商品被打上高退货率标签,消费者就会对被标记产品的印象大打折扣,产品订单量也会一路下跌。有卖家反馈,其卖的是粘胶挂座产品,退货率在10%左右,其中两个产品被打上高退货标签后,转化率差了很多。
卖家们在消费者退货和平台严格的政策中举步维艰,不过好在现在正有越来越多的平台看到了这一问题。Happy Returns指出,2023年,有81%的美国零售商推出了更严格的退货政策,包括缩短退货期限并收取退货或补货费。

零售商严格退货政策 图源:Happy Returns
不过这一举措下也可能出现消费者流失的现象,毕竟如今消费者更愿意为能提供良好退货体验的平台买单。为此平台们另辟蹊径,还是拿亚马逊举例,其之前推出了仅退款的退货选项,允许客户简单保留商品,另外,包括塔吉特等多家平台也跟上了这波趋势。
总的来看,鉴于电商市场的复杂性,退货问题给卖家们带来的压力很难彻底缓解。对于卖家们来说,若想最大化维持自身利润,建议多从产品质量上做功夫。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