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拿下YY直播,李彦宏放手一搏
百度花了21亿美元拿下YY直播
百度收购YY直播一事尘埃落定,这场跨度长达四年多的拉锯战也终于结束,不管是百度还是YY直播母公司欢聚集团,心里悬着的大石头也落下了。
2月25日,百度发布公告称,与欢聚集团订立协议并收购先前由JOYY拥有的中国内地视频娱乐直播业务(即YY直播)。百度已支付总收购价约21亿美元。
交易完成后,百度此前根据股份购买协议存入托管账户的约16亿美元资金已全部解冻。百度计划将这部分资金用于云服务与AI基础设施建设。

百度拿下YY直播这一消息被传出,欢聚集团在美国股市的盘前股价迅速上涨,涨幅一度超过10%。
据了解,YY直播成立于2005年,是国内最早的直播平台之一,最初YY直播是以游戏直播为主,后来又主推秀场直播,期间揽收了大批用户。
我们将时间线推至2020年,正值YY直播巅峰时期。欢聚集团财报显示,2019年,欢聚集团全年营收255.76亿元,其中,YY直播营收为122.3亿元,营收占比近五成,可谓是营收大头。
YY直播2020年Q1市占率达40%,在2020年Q3财报中显示,YY直播月活4130万,同比增长3.4%。
也正是这个时期,百度开始有意向收购YY直播,挺进直播行业。
2020年11月,百度宣布与欢聚时代集团签署最终约束性协议,全资收购欢聚集团国内直播业务(即“YY直播”),收购部分包括但不限于YY移动应用、YY.com网站、YY PC客户端等,总交易金额约为3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36.99亿元)。
交易预期将于2021年上半年完成交割,YY直播的产品、技术、团队、主播和公会生态等都会归属于百度。
要知道,以36亿美元收购YY,这可是百度历史上“最贵”的一次收购,上一次百度的大手笔还要追溯到2013年以19亿美元收购91无线。
不过,百度收购YY直播这场交易并非一帆风顺,从官宣到最终完成交易,百度与欢聚集团经历了诸多波折。
在百度官宣收购后,欢聚就遭遇到知名做空机构浑水做空,声称欢聚时代直播业务90%收入为假。
针对浑水的做空,欢聚集团当时便予以回应,称报告存在大量错误。随后,欢聚集团的审计委员会也进行了独立审查,最终结果是,浑水报告中的指控和结论没有得到证实。
这一指控使得百度的收购计划蒙上阴影,交易交割一拖再拖,甚至在2024年,百度一度宣布拟终止与YY直播的收购协议
根据百度2024年1月1日发布的公告显示,百度关联方MoonSPV Limited通过行使合同权利,终止了Moon SPV Limited、百度与欢聚集团及其他相关方于2020年11月16日订立并经日后修订或补充的《股份购买协议》。

根据公告,Moon曾于2020年11月16日与欢聚集团就YY在国内视频娱乐直播业务签署股权收购协议,并约定如未在最后期限日之前完成交易交割,交易的任何一方有权终止协议。
公告称,截至2023年12月31日即协议最终截止日,股份购买协议规定的交割前提条件未能全部满足。
很快,欢聚集团方面发布公告称,YY直播向百度的出售已于2021年2月8日基本完成,且某些事项仍有待未来完成,但百度在通知中声称,其已行使终止股份购买协议的权利取消了交易。对此,公司正在寻求法律建议,并将针对百度的通知考虑其可以采取的所有选择。

如今虽然百度以21亿美元收购YY直播,相比之前的36亿美元缩水了43%,对于双方来说,也算是个满意的结局。
相比2020年的高价收购,百度如今不仅节省了15亿美元,还腾出了更多资金用于布局AI,巩固其技术领先优势。
虽然YY直播的估值缩水,但对于百度来说,这笔交易的意义依然重大。在移动互联网流量见顶、短视频和直播成为主流内容消费形式的当下,布局直播业务是百度完善生态链的重要一步。
在2020年收购YY直播时,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就曾对其寄予厚望,李彦宏在财报后的内部信中称:“这是我们在移动生态基础建设获得进展后的进攻举措。YY Live的加入,将使我们获得大型视频社交媒体的平台和运营经验,结合百度在知识、电商等直播服务上的积累,将使得百度成为中国领先的直播平台之一,并使收入多元化战略再迈进一大步。”
可见百度希望通过直播业务的补充,进一步丰富其移动生态,提升用户黏性,同时实现收入来源的多元化。
根据官方披露,2024上半年,YY直播电商业务累计GMV突破1.2亿。618期间,YY直播电商业务累计曝光人次超3.2亿,累计成交销售额超6600万。其中,YY直播旗下全约达人张东尼累计销售额超5000万,官方账号“YY心选”累计销售额超1600万,二者均上榜淘宝家享生活单场百万榜单。
近年来,百度在直播领域的发力逐渐显现成效。根据官方数据,过去一年,百度优选月开播主播数同比增长281%,月买家数同比增长177%,GMV翻番,数字人GMV超11倍增长。
在互联网流量红利逐渐消退的今天,无论是直播还是AI,百度都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未来,随着直播、AI、电商等业务的进一步融合,百度或许能够在新的赛道上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增长空间。
百度的电商故事,未完待续
对于百度来说,电商业务似乎始终是一场未完成的梦——从2007年涉足电商至今,百度在这个赛道上摸爬滚打了十几年,从C2C到B2C,再到直播电商、内容电商的多种模式,却难以成功。
百度的电商故事可以追溯到2007年。当时,百度成立了“电子商务事业部”,并于次年推出了C2C电商平台“百度有啊”,试图对标淘宝。然而,“百度有啊”并未掀起太大的波澜,甚至在行业中几乎没有留下太多痕迹。

此后,百度并未放弃对电商的探索,但结果似乎都不太理想。
例如,2010年百度与日本电商巨头乐天合作推出了B2C电商平台“乐酷天”,由百度负责导流,乐天团队负责运营,定位中高端市场。然而,由于竞争激烈和缺乏本地化运营经验,“乐酷天”在短短一年内便宣告失败。
再比如,百度曾推出的“百度Mall”,定位于精品电商,然而,这个项目不久也悄然退出了市场。
如此来看,百度电商屡战屡败,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始终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打法”。相比淘宝、京东甚至拼多多,百度在电商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始终模糊不清——既没有清晰的定位,也缺乏差异化的模式。
百度拥有流量优势,可以为电商业务导入巨大的潜在用户群。
然而,流量并不等同于转化率。电商用户的决策链条复杂,仅靠流量导入并不足以完成交易闭环。而百度早期在电商领域的尝试,更多是简单地依赖流量红利,却缺乏对用户体验和交易场景的深度探索。
电商作为一个高投入、高竞争的行业,在供应链、物流以及品牌建设上需要投入很大的成本,而百度在搭建电商业务过程中始终显得不够“舍得”。
不过,电商行业的未来仍充满不确定性,在AI和直播的加持下,百度或许还有新的的故事可讲。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