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突然杀回来了

李迎
2025-03-06 21:01

老罗还是忘不了他的锤子手机。

一、罗永浩又准备造手机了

听说,罗永浩又又又又创业了?

老罗这次,赶AI热潮,还拉了一位实力派队友入股,带着对锤子的执念,野心再指国内手机市场这块蛋糕。

据《智能涌现》发文,罗永浩最新的创业构思,是围绕AIOS领域(AI系统)。为此,老罗还挖来了小米前50号员工、操作系统领域的老兵汪文俊。

消息表示,汪文俊曾是小米早期员工,在小米成立当年加入,深度参与了小米第一台手机的研发。

在操作系统领域有深厚的经验,特别是MIUI的首席架构师,后来在OPPO和吉利旗下公司担任高管。

据报道,此次出击 AIOS,罗永浩并没有重新创立一家公司,而是依托此前从事 AR 产品的公司 The Red Line,继续开拓业务。

早在2022年,The Red Line就宣布完成了约5000万美元的天使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美团龙珠、大疆创新等知名机构。但3年过去了,这个AR项目迟迟没有进展透露。

2279cc5f9904a257a79d09c6135d7e1-800.jpg

图源:微博

而报道表明,这次,罗永浩打算直接投身AIOS,然后做AI手机,形成类似苹果的生态闭环。

根据IT之家消息,有网友 1 月 16 日发文称:自己陆续换了锤子 T1、坚果 R1、坚果 R2,目前已经坚持不住了,锤子科技也不出手机了,估计下一台手机是小米了。

第二天这条消息被罗永浩亲自评论转发称:不好说,单纯再去做手机,是没有意义的,但为了 AIOS…… 怎么说呢,计算机先驱阿伦・凯教导我们,“那些真正在意软件的人,会自己做硬件。”

看来,造生态、做手机这个“未竟之业”,罗永浩仍摩拳擦掌、野心勃勃。

然而,根据2025年1月12日的凤凰网报道,评价他的AI产品JARVIS ONE和J1 Assistant像半成品。

功能堆砌但细节不足,用户体验割裂,Beta阶段的问题较多,产品还不够成熟。

也有内部人士透露,其实他们已经在测试AI助手J1 Assistant了,如今在投入更多研发力量。

图片2-800.png

图源:微博

那么这次,老罗是否能够美梦成真?

二、屡屡碰壁的“行业冥灯”

回溯老罗的创业史,堪称一部中国互联网纪录片。

纵向上跨越近二十年,横向上涉及教育、科技、直播、AR等众多领域,每一步都是大喘气、每一局都是大争议。

2006年,罗永浩以牛博网为起点开启了创业之旅。

他邀请韩寒、李银河、冯唐等知识分子入驻,试图打造一个精英化博客社区。

坚持不接广告,设置严格的筛选条件,内容发布专注于社会议题的观点交锋和理性探讨。

然而,2009年由于商业变现困难、内容监管压力、以及罗永浩自身的管理不足,牛博网选择关闭服务器。

南都漫画:邝飚

图源:南都网

可以说,牛博网是罗永浩从知识分子向商人蜕变的起点。

2008年,罗永浩成立“老罗和他的朋友们教育科技公司”,主打英语培训课程,并推出“一块钱试听”等营销策略。

尽管初期吸引关注,但最终因教培市场竞争激烈,项目于2015年1月关闭。罗永浩也坦言:“从第一天起就不开心”,但不知是真“教育理想”还是“事后挽尊”。

图片4-800.png

图源:微博 

2012年,罗永浩创立锤子科技,转身闯进智能手机行业。后几年内陆续推出Smartisan T1、坚果手机、T2等产品。

值得关注的是,2014年锤子T1在发布会上引发了不少热议,其双面玻璃机身和复古物理按键,也斩获中国大陆首个IF设计金奖。

仍旧是我心中最美手机|锤子T1_2_翁浅propro_来自小红书网页版-800.jpg

图源:小红书

然而,产能危机、品控争议与定价过高等问题,使得锤子T1陷入了销售困境,不得不降价求生。

后发布的坚果Pro虽下调价格,但却难挽锤子科技的市场颓势。

其后,受供应链管理、资金链断裂等问题进一步困扰,2018年锤子科技宣布破产,罗永浩背负6亿债务,被戏称为“行业冥灯”。

2020年,为了偿还债务,罗永浩以“交个朋友直播间”入驻抖音,下场直播卖货。首场直播交易额破1.1亿元,创下平台纪录。

至2021年底,其直播间GMV超19亿元,凭借勤勤恳恳直播的收入,他在三年内偿还了锤子科技遗留的6亿元债务。

图片5-800.png

图源:小红书

业内的风评也有所逆转,网友称罗永浩为“甄嬛”,上演了“真还传”。

2024年,罗永浩又赶着“XR热潮”,创立了The Red Line,专注AR(增强现实)领域。

他将其定义为“最后一次创业”,目标是打造“革命性的AR产品”。目前项目没有明确透露进展。

从“不弯腰”到“不认输”、再到“不退休”,罗永浩屡碰屡败,愈战愈勇,每一次转身都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

三、理想主义背后的代价和重生

商海沉浮,寥寥数年。

这次,罗永浩招兵买马再造手机,也是引发了不少关注。

回首过去,锤子科技的成败仍在眼前,而我们分析其间原因,亦不难得出:老罗的失败并非偶然。

首先,供应链管理失调是硬伤。

锤子T1因追求极致设计采用“三明治结构”,导致富士康代工生产的良品率极低。

加上罗永浩供应链管理能力不足,手机品控问题频发(如屏幕易碎、摄像头不正)。直接导致用户信任崩塌,最终销量仅25万台。

其次,入场时机总是慢人一步。

追溯罗永浩的创业轨迹,他往往在行业竞争格局固化后才匆匆入场。

2014年锤子科技推出首款手机时,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已是一片红海。

头部品牌华为、小米等已抢占了大额市场,外部苹果三星地位虽有所跌落,仍保持着较高的占有率。

image-800.png

图源:微博

而想要从此中挖掘出细分市场则需要投入更多的技术钻研和营销手段。

这种对行业周期的误判,使得他的创业项目始终处于被动追赶状态,导致难以形成品牌核心竞争力。

再次,定位和营销频频错位也是导致失败的推手之一。

锤子手机主打卖点为“领先设计”与“工匠精神”,当时定价3000元以上,对标行业标杆苹果,宣称“做中国最好的智能手机”。

但其目标用户多为重性价比的年轻群体,面对有价无市的局面,锤子只能“自降身价”,最终品牌定位彻底混乱,罗永浩被嘲讽为“打脸”。

而且,由于前期营销主要借助罗永浩的个人IP,企业形象与创始人深度绑定。

一旦创始人陷入公关危机,则直接损害了品牌声誉。

比如,罗永浩屡屡攻击同行、与媒体交恶等行为,使得锤子手机本就不佳的风评雪上加霜。

图片7-800.png

图源:微博

锤子的兴衰印证:商业丛林需要理想的火花,更需要生存智慧。

如今,他携AIOS概念重返科技领域,宣称“漂亮只是基本功”。

然而,眼前脚下的路似乎没有那么平坦,

原因其一,AIOS系统的研发往往需长期的投入,而层出不穷争夺市场的新兴产品却等不了老罗“十年磨一剑”。

其二,现有成果J1 Assistant在生成速度、理解能力和稳定性方面仍与主流产品存在差距,用户反馈不佳,待完善的空间依旧很大;

其三,相较谷歌、苹果等巨头,动辄训练千亿参数的大模型,和数十年的数据积累,老罗的AI产品仅凭定制化和语音优先策略,能否突破技术壁垒亦是存疑。

综上,这一次,他能否避开昔日陷阱,实现弯道超车,让理想不再是“雷声大、雨点小”的营销产品?

答案或许在于他是否真正理解:商业的成功,始于对现实的敬畏,终于对规律的尊重。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罗永浩创业成功
罗永浩:“直播电商公司都必须依靠一个大网红”的说法是不对的。
直播一小步,科技一大步,世界才是老罗的舞台。
草威认为,罗永浩是当今网红中,一个独一无二的综合体。
又一个行业要凉?
3月10日消息,罗永浩今日在社交平台发布招聘信息,其AR创业公司细红线科技(Thin Red Line)2025年春季招聘启动,软件产品部门开放的全职岗位均为产品经理岗,包括资深软件产品经理、AI方向软件产品经理、IM方向软件产品经理、BI数据产品经理、商业化产品经理,工作地点在上海、北京,但未公开岗位薪资区间。
2月19日消息,天眼查App显示,2月19日,罗永浩AR创业公司北京细红线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经营范围新增移动终端设备制造、销售,移动通信设备制造、销售,物联网设备制造、销售等。据报道,今年1月,针对媒体报道“罗永浩的细红线公司业务从AR转型大模型”一事,该公司相关人士回应称,报道不实,罗永浩仍专注于AR软硬件。此前,罗永浩在直播时谈及细红线的进展,他表示,“已经埋头研发了一年,故意没有声音。”
细红线科技称,公司成立于2022年6月,致力于打造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代个人计算设备平台。
罗永浩再次创业选择AR赛道,没有选择电动汽车赛道。何小鹏对此发文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