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假人王海摊上事了,已被多个平台封杀

吴昕
2025-03-17 09:39

1.打假人王海被禁言,多平台被禁止关注

职业打假人王海,也摊上事了?

3月14日,有网友发现职业打假人王海的微博、抖音、快手、小红书账号都已经被禁止关注,小红书平台还将其直接禁言了。

图片

图源:微博

图片

图源:抖音

图片

图源:快手

图片

图源:小红书

这让不少人感到疑惑:王海到底出什么事情了?

从平台目前给出的原因来看,基本都是“违反法律法规或相关社区公约”。

但具体的原因还未公布,王海本人也没有出来回应。

而从他最近的动向来看,王海上一次活跃于社交平台还是在今年2月12日。

在抖音发布的最新打假视频,则和与辉同行带货的羊奶粉有关。

1月15日下午,王海爆料了一则关于与辉同行带货产品的来稿。

图片

图源:抖音

他表示,有相关消费者爆料称,在与辉同行直播间下单某款羊奶粉后,直接邮寄到厦门海关,结果检测出了牛源性成分。

而该牛源性成分来源于添加的“乳清蛋白”,也就是说,该款产品配料表中的“乳清蛋白”是从牛奶中提取的。

对此,王海严肃地质疑道:“为什么与辉同行的品控团队却对此只字不提呢?他们完全不提牛源成分的原因,只有一个:打擦边球,利用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差,包装成纯羊奶粉,卖高价谋取暴利。”

1月18日,王海再次更新视频称,又有两款与辉同行带货的纯羊奶粉,也被消费者检出含有牛源性成分。而与辉同行直播间在宣传时,一直宣传这两款产品的配料表只有生羊乳。

这也是王海在抖音更新的最后一个视频。

在这两个视频的评论区,网友们态度不一。

有的对王海团队打假表示支持;有的说相信董宇辉,自己还要再去下几单;还有的则表示要等待与辉同行或商家的更多回应。

还有人指出,这些产品有不少直播间都在卖,王海却一直盯着董宇辉打假,有恶意蹭流量的嫌疑。

而部分网友会生出这种怀疑,倒也不是没有理由。

光是去年年底,王海就屡次“打假”董宇辉及与辉同行旗下产品,如“假有机”土豆、万邦艾草贴等,相关话题多次登上微博热搜。

当时就有不少人吐槽,王海这是打算和董宇辉杠上了。

不过,虽然经常被王海打假,但与辉同行或商家基本都能及时作出回应。

董宇辉的核心粉丝群体,看起来也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动摇。

今年年初,新榜还统计了近一年来与辉同行的带货数据。

据悉,从去年1月9日到今年1月8日,与辉同行在抖音累计带货超102亿,累计订单量超1.6亿,是2024年抖音预估带货销售额最高的直播间。

同一时间内,“与辉同行”累计涨粉2012万,“董宇辉”累计涨粉293万。

从实际数据来看,王海的频繁打假,似乎并没有对其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

图片

图源:新榜

现在王海遇到这种情况,便有一些人猜测,是否是因为王海打假董宇辉翻车了。

当然,在情况还未明朗之际,也不能武断地猜测王海被多平台禁止关注,甚至账号被禁言,就是与其打假行为相关。

对此,我们可以让子弹再飞一会儿,看看各大平台官方会给出什么样的答案。

2.那些年,王海经历的打假风云

经常关注带货主播的网友们,对王海这个名字应该并不陌生。

自1995年开始打假生涯以来,王海已经在这条道路上坚持了29年,甚至有人称他为“打假第一人”。

近年来,他将目光聚焦到了电商领域,不止董宇辉被盯上过,辛巴、疯狂小杨哥、李佳琦、东方甄选、罗永浩等头部主播,也都曾被王海打假。

在打假事业上,王海战果累累,也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运行体系。

天眼查app显示,王海目前在8家企业担任法人,其中包括王海法律咨询(北京)有限公司、王海国际商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等。

去年9月,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道:“现在整个团队有五六十人。”

并表示,目前公司的主要业务板块分为法律、检测和调查,三个团队分工明确,主要做的是打假和维权,而王海的角色则是幕后指挥。

在王海看来,当前主播作为商品销售的中间环节,往往赚取了最多的利润,却承担了最少的责任。

他认为,直播间与主播构成了直播带货业务的核心,他们掌握着定价权,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主播理应成为承担首要且最大责任的一方。

不可否认,王海频繁揭露直播带货中的问题,倒逼商家和主播们自查自纠,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消费者的利益,推动了电商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然而,在缺少规范化流程和有效监督的情况下,打假行动并非无懈可击。

以当初闹得沸沸扬扬的王海“打假”董宇辉“假有机土豆”一事为例,事实上,董宇辉在直播及后续宣传推广中并未提及“有机”二字。

而王海指控董宇辉“鸡贼”,涉嫌引导消费者查看供应商的产品链接,从而误导消费者认为土豆为有机产品,这一说法也显得有些站不住脚。

因为董宇辉方面并未将“有机”作为宣传卖点,且主播引导消费者查看产品链接通常属于正常的推介行为,是否涉及主观误导,实在难以断定。

在这种情况下,“打假”行为就很有可能损害合法商家的声誉和利益,还可能降低自身名誉和公众对他的信任度。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2月,彩虹星球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起诉王海侵权责任纠纷一案,迎来一审判决。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法院判定,王海需要删除多平台侵犯彩虹星球名誉权的全部图文和视频内容,并且公开赔礼道歉。而彩虹星球也需删除两条有关视频。

图片

图源:每日经济新闻

法院认为,王海作为公民,有权对原告产品进行监督和评价。但对于产品质量的认定,应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依法审查后,作出权威审查结果。

而王海作为公众人物,不应在未经政府职能部门参与检查并作出认定的情况下,擅自在网络上对原告相关产品进行评价。

3.互联网打假,应该走向何方?

近年来,“网络打假”成为了一股新潮流,在维护消费者权益与净化营商环境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也吸引了众多关注。

然而,随着网络打假活动的迅速发展,一些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在这片充满掌声与争议的打假江湖里,有些打假者的身份悄然异变。不少曾被网友称为“正义使者”的打假博主惨遭滑铁卢。

最典型的,莫过于去年8月,打假网红“铁头”因涉嫌敲诈勒索被抓。

图片

图源:杭州市公安局滨江区分局

据了解,铁头与他人合谋,以曝黑料为威胁,向某带货主播索要数百克黄金,并承诺提供保护。

在多次交涉后,该主播向“铁头”等人指定账户转账大额钱款。

这一出“屠龙少年终成恶龙”的戏码,实在叫人忍不住唏嘘感叹。

说到底,网络打假的门槛仍然较低,缺乏有效的监管和自律机制。

部分博主迷失方向,采用极端手段博取眼球,甚至不惜违背法律、扭曲事实。

而部分商家为求自保,只能向部分已经堕落的打假人缴纳"保护费",形成畸形的共生关系。

当然,也有不少正义理性的打假博主,在为消费者们做着实事。对于网络打假,并不能“一棍子打死”。

只能说,期待网络打假能得到进一步的规范,也希望未来能有更好的方式,既能有效保护消费者权益,又能避免误伤无辜商家。而这显然需要行业内外的共同努力。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1月20日消息,职业打假日前发布视频再次打假小杨哥,称后者带货90万单假五常大米,并已经举报。据介绍,小杨哥带货大米自称为五常大米稻花香2号,但经过送检,小杨哥所带产品与稻花香2号对比,遗传相似度只有71%,结论为不同品种,实锤以次充好。在该场直播中,小杨哥仅3分钟就带货8000单,累计已卖大约90万单。称,小杨哥大米包装上标注的GB/T19266 属于食品安全标准,有买到的消费者可要求退一赔十起步价1000元。
10月27日消息,针对打假称李佳琦直播间所卖的和田玉项链为假货,李佳琦所在公司美ONE回应称,以品牌方回应为准。据悉,近期称,有消费者在李佳琦直播间购买了一款“鸳鸯金楼”的和田玉项链,送检后鉴定结果为“碳酸盐-透闪石质玉项链”,“根本不是和田玉,鉴定证书也是假的”。鸳鸯金楼今日发布声明称,关于本次网络事件中个别人涉嫌巨额敲诈行为,公司再次郑重声明,已报警,证据已全部移交由警方处理。
2月19日消息,知名打假称东方甄选自营南美白虾隐瞒、过量添加防腐剂。表示,据举报人爆料,东方甄选销售了695万单的自营厄瓜多尔南美白虾隐瞒添加并超量使用了虾药焦亚硫酸钠。GB2760明确规定,焦亚硫酸钠在海水虾蟹类中使用量不得超过0.1克/千克。此前,已多次打假东方甄选,包括称东方甄选带货的天其西梅汁检出泻药、有机富硒玉米硒含量虚标等。
打假摊上事了
也有这一天。
3月15日消息,职业打假的多个社交账号被禁止关注。微博账号显示“该用户因违反法律法规或《微博社区公约》被禁止关注”,抖音账号显示“该用户被禁止关注”。目前,的微博更新停留在2月12日。
打假这是打算和董宇辉杠上了。
目前,辛选团队已向当地警方报警。而当地警方则向媒体透露,已接受辛巴团队的报案,还需跟进调查,暂时未予立案。辛选团队则回应称,在补充证据。继此前被职业打假出击,因“售假燕窝”而被广州市场监管部门立案调查,最终被罚90万元后,辛巴再次被打假盯上。后续,辛巴不仅被广州市场监管部门行政处罚,更被快手封停账号60天。
1月21日消息,针对小杨哥带货假五常大米的否认回应,职业打假再次拿出证据,质疑小杨哥此前“集团没卖过”的说法。称,销售假产品的账号此前有三只羊授权编号显示,而现在同样的账号编号已经消失。根据出示的截图显示,该账号的下方还有五常大米稻花香2号的产品链接。目前,此账号搜索“大米”关键词显示未找到相关商品。
7月17日消息,李佳琦被指卖假和田玉,美one方面否认该事件。今日上午,打假发微博称,李佳琦直播带货使用假鉴定证书欺骗消费者,其将该行为举报后,2024年7月15日接到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回复:“现已调查终结,对该出具假鉴定证书的公司做出责令整改及罚款10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000元,对相关责任人罚款3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吴昕
我是吴昕,行业的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