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东南亚市场风向变了
一、市场加速发展
东南亚电商市场的“风”一吹起来就没完了。
从2012年Lazada在东南亚上线运营,到TikTok手持流量利器强势杀出,再到2023年拼多多Temu先后登陆菲律宾与马来西亚,东南亚市场已经成为国内电商巨头出海的共同选择。
“天下熙熙嚷嚷,皆为利来利往。”电商玩家齐齐南下的背后,一个前景广阔的市场正在持续释放积极信号。Statista指出,预计到2030年,东南亚电商将大幅增长,达到3700亿美元。

东南亚电商市场加速增长 图源:Statista
具体到单一市场,东南亚地区主要国家的电商发展也是各具特色。
单看市场规模,坐拥超2.7亿人口的印尼无疑是东南亚最大的电商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印尼电商规模大概在650亿美元左右,预计到2030年突破1500亿美元大关,是排名第二的越南的两倍还多。
虽然规模比不上印尼,但越南市场也有自己的亮点。由于Z时代电商用户占比超60%,社交电商成为越南电商发展的一大趋势。2020年至2024年,越南社交媒体平台的交易占比从33%扩大至65%。和越南情况类似,在泰国,社交平台购物和直播购物也成为核心电商场景,约有40%的线上交易通过社交媒体完成。
此外,菲律宾市场也值得电商玩家保持关注,eMarketer《2023年全球零售电商预测报告》显示,菲律宾电商市场规模增速排名全球第二,东南亚第一。

菲律宾电商增速东南亚第一 图源:eMarketer
二、机遇与挑战并存
东南亚电商一派繁荣盛景,为各大平台提供了发展的土壤。
2023年底,Shopee母公司Sea Limited创始人兼CEO李小东在一封电子邮件中骄傲地宣布,得益于电商营收的稳健增长,预计2023年集团将如愿取得上市募股以来的首个全年盈利。紧随其后,阿里国际CEO蒋凡在阿里巴巴财报电话会议上也透露:“在东南亚,Lazada平台在7月份首次达到EBITDA盈利”。

Shopee母公司取得首个全年盈利 图源:The Straits Tims
即使是因为社交电商禁令短暂退出印尼市场的TikTok,最终也凭借与Tokopedia的合并彻底站稳脚跟,电商业务蒸蒸日上。
然而,狂飙猛进的景气之下,一些危机也悄然浮现,随着各大市场监管机构不断收紧缰绳,冲电商领域持续施加压力,合规、税收成为东南亚市场的新关键词,卖家身上的镣铐也越来越沉重。
比如,在税收上,2024年年初,马来西亚首先开火,对线上销售的价值低于500林吉特的进口商品加征10%低价商品税;同年7月,泰国取消进口低价跨境商品免税政策,规定所有运往泰国的低价进口商品都需要缴纳7%的增值税;进入2025年,税收阴霾仍未散去,越南宣布,自2025年2月18日,所有进口商品订单将根据类别的不同加征8%-10%的增值税。

泰国对廉价进口商品征收增值税 图源:The Business Times
低价红利逐渐消退,合规成本越垒越高,东南亚跨境卖家面临的挑战正在升级。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东南亚电商竞争将不仅仅是价格和流量的比拼,更考验卖家能否在合规、成本、创新与本地化之间找到平衡,赢得消费者的持续青睐。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