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清仓小米,套现20亿走人,雷军措手不及

科技头版
2025-04-01 09:49

美的清仓小米,套现近20亿

商海浮沉中,每一个决策都蕴含着深远的战略意图。

近日,美的集团发布了2024年度报告,这份报告不仅展示了美的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稳健增长的实力,还透露了其在资本运作和战略投资方面的深邃智慧。

图片图源:美的集团财报

财报数据显示,美的集团去年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091亿元,同比增长9.5%,归母净利润则达到了385亿元,同比增长14.3%。这一增速在当前国内市场需求增速放缓和家电零售市场承压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难得。

回顾美的集团的发展历程,2010年,美的营收首次突破1000亿元,2017年,美的营收超过2000亿元,2021年,这一数字更是突破了3000亿元,2024年美的营收终于跨过4000亿元大关。

与亮丽的业绩报告一同公布的,还有美的集团对股东的慷慨回馈。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35元(含税),现金分红金额合计高达267亿元(含税),比2023年度分红金额高出近30%。

在研发方面,美的深知,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领先地位。去年美的集团研发投入超过160亿元,近三年研发投入累计超过430亿元,近十年累计研发投入更是超过1000亿元。

在美的年报中,最引人注目是美的将其持有近十年的小米集团股票全部清仓,让这场始于智能家居风口的资本联姻,在套现近20亿元后画上句号。

图片图片

图源:美的集团财报

从减持的时间节点来看,美的集团自2020年开始陆续抛售小米集团股票,当年,随着智能家居市场的火热和小米集团的快速发展,美的集团选择套现了8.76亿元。

随后的2021年和2022年,由于小米集团股价大幅下跌,美的集团选择了持仓不动,耐心等待市场反弹。到了2023年,随着小米集团股价的逐步回升,美的集团再次套现了5918万元。

到了2024年,小米集团股价一路狂飙,从最低约12港元每股一路涨至今年3月最高59.45港元每股,区间最高涨幅超过380%。随着小米集团股价的大幅上涨,美的集团则果断选择了清仓走人,套现了9.01亿元。至此,美的集团累计套现小米集团股票金额达到了18.36亿元,获利5.64亿元。

美的清仓小米股票的消息一出,立即引发了市场的强烈反应。在二级市场上,美的集团股价应声上涨,而小米集团股价则出现下跌。

截至3月31日收盘,美的集团A股上涨2.12%,港股上涨3.47%,报收79港元每股,总市值6051亿港元;小米集团港股则下跌3.62%,报收49.2港元每股,总市值1.24万亿港元。

图片图片

图源:百度股市通

资本市场用脚投票,市场反应不仅体现了投资者对美的清仓小米股票事件的关注程度,也反映了投资者对双方未来业务竞争态势的预判。

对于美的集团而言,清仓小米股票不仅实现了可观的财务收益,也为公司未来的业务发展和战略调整提供了资金支持。而对于小米集团而言,美的清仓股票的事件则可能对其股价和投资者信心产生一定影响。

从“资本盟友”到“业务劲敌”

时间回溯至2014年,那是一个移动互联网浪潮汹涌澎湃的时代。

彼时的美的集团,作为传统家电行业的巨擘,正站在转型的十字路口,寻觅着未来的方向。而小米集团,则以互联网模式的先锋姿态,迅速在市场中崭露头角,成为新时代的宠儿。

图片

图源:百度

两家企业的相遇,仿佛是天作之合,一场跨界的盛宴即将拉开帷幕。随后,美的集团与小米集团以相互交叉持股的方式,开启了战略合作的新篇章,旨在布局移动互联网时代,共同探索智能家居市场的无限可能。

2014年12月,美的发布公告,宣布与小米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美的将向小米科技定向发行5500万股股份,发行完成后,小米科技将持有美的1.29%的股权。

美的集团与小米的联姻,被业界视为传统制造与互联网基因的“强强联合”。美的董事长方洪波曾豪情满怀地表示:“美的未来是一家科技公司”,而小米创始人雷军则信心满满地宣称要“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制造业”。两者的愿景不谋而合,为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合作初期,美的集团与小米集团确实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2015年4月,小米与美的共同发布了可连接小米手环使用的i青春智能空调。在当时的沟通会上,美的还宣布未来旗下空调产品将全面兼容小米智能家居系统,与小米生态链产品实现互联互通。

图片

图源:新浪数码

此后,小米以其强大的互联网基因和粉丝经济,为美的集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曝光度和用户关注度。美的集团则凭借其在家电领域的深厚积淀和强大制造能力,为小米生态链补充了关键的家电板块。

然而,随着市场环境和企业战略的不断变化,双方的竞争关系日益凸显,“伙伴”逐渐变成了“对手”。

在家电产品的布局上,小米的产品和美的高度重合。例如,2015年小米宣布进军净水器;2016年发布IH电饭煲;2017年发布“小吉迷你复古冰箱”、智米全直流变频空调、智能马桶盖......小米以性价比高、智能互联为卖点,快速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

经过十年的布局与耕耘,小米在白电领域的布局已经趋于完善,成为了美的强大的竞争对手。

财报显示,2024年小米空调产品出货量超680万台,同比增速超过50%;冰箱产品出货量超270万台,同比增速超过30%;洗衣机产品出货量超190万台,同比增速超过45%。

其实,双方的业务竞争并不仅限于家电领域,在汽车业务上,美的集团与小米集团也展开了激烈的角逐。

早在2016年,美的就开始进行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技术的研发,并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将转子式压缩机引入汽车领域。

图片

图源:美的集团宣传片

2018年,美的集团成立了威灵汽车零部件公司,主要业务涵盖车辆的热管理、电驱动、底盘执行系统三个领域。2020年,美的收购了合康新能控股权,加强了在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及关键零部件领域的研发和制造能力。

2024年,蔚来与美的在美的威灵汽车部件安庆工厂举行了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蔚来董事长李斌称美的不仅是全球家电龙头,在汽车领域也有深厚的布局。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则表示:“我们未来的目标是,希望每一辆蔚来汽车上面都有美的在安庆生产的零部件。”

小米在智能电动车领域的布局则始于2021年。当时,雷军决定开启造车之路,他高调宣布:“这将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我愿意押上我人生所有所积累的战绩,押上全部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

图片

图源:小米发布会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小米集团汽车业务实现营收328亿元,其中智能电动汽车收入为321亿元,其他相关业务收入为7亿元。小米汽车全年交付量达到136854台,首年交付量超过“蔚小理”。

由此可见,美的清仓小米股票的事件,不仅是一场简单的资本退出行为,更是一场深刻的市场博弈和战略调整。

面对美的的出招,雷军将如何应对,我们拭目以待。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美的终于意识到,小米的对手不是格力,而是自己。
京东与美的小米、维达、中国黄金、统一石化、东阿阿胶、王府井免税、京客隆等多位品牌商家代表发起“京东11.11真低价倡议”。
京东将与合作伙伴一道,抵制低质低价、维护健康生态、全力保障消费者权益。
江苏新新零售创新基金二期成立于2021年6月,执行事务合伙人为海南吉力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31.42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含股权投资。根据7月5日苏宁易购发布的公告,江苏新新零售创新基金二期将获得苏宁易购16.96%股权,以支持苏宁易购应对流动性问题。
10月19日消息,在“京东11.11真便宜”发布会上,京东与美的小米、维达、中国黄金、统一石化、东阿阿胶、王府井免税、京客隆等多位品牌商家代表共同发起“京东11.11真低价倡议”。根据倡议内容,京东将与合作伙伴一道,围绕诚信经营、用心服务、降本增效等,共创良性竞争环境、抵制低质低价、维护健康生态、全力保障消费者权益。
京东618数据显示,截至5月29日,小米、海尔、联想、华为、美的等知名品牌预售订单额突破亿元。
11月1日消息,10月31日晚20点,2021年京东11.11全球热爱季正式开启。据京东双11家电开门红竞速排行榜显示,截至11月1日下午20:33,海尔智家、美的小米在全品类销售额排行榜中,分别夺得第一、第二和第三名。其中,海尔智家凭借新场景和新服务在京东家电开门红竞速排行榜的冰箱、洗衣机、热水器等产业排名第一。小米在京东家电开门红竞速排行榜的电视、净化电器产业排行榜中位居第一名,在净水电器产业排行榜中位居第二名。
3月23日消息,胡润研究院今日发布《2021数云·胡润中国大消费民企百强榜》。榜单显示,华为以1.1万亿价值成为中国大消费领域价值最高民营企业;美的以5800亿元价值位列第二;海天以5000亿元价值位列第三;比亚迪以4900亿元价值排名第四;小米以4600亿元价值排名第五;蔚来、农夫山泉、格力、长城、安踏依次进入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