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玩脱了,卖家不惯着直接涨价,害人终害己
1.大卖决定涨价
摆在卖家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涨价流失客户,要么亏本等待转机,这是生死抉择。
在关税不断上涨的当下,只要产品涉及美国市场,就不可避免会受到影响。在这样艰难的时刻,一些大卖没有纠结迅速做出了决定,速度最快的当属五金工具出海代表巨星科技——在新政次日立刻宣布上调价格。

巨星科技创始人仇建平 图源:巨星控股集团
“根据历史来看,这一轮加征关税,将推高美国产品终端售价,抑制销量。”其管理层表示,看到报道后,“我们的反应,是第二天就开始涨价”,预计全行业很快会跟进。
无独有偶,安克创新也打出了一套“组合拳”策略,虽然表示不会首先采用涨价来应对关税的上涨,但会减少促销活动、减少折扣,以提高老品的成交价格,新品定价也会基于关税上升而调整,对冲关税带来的影响;致欧科技则是通过供应链外迁,将部分产能转移至越南,建立东南亚-美国双供应链体系,用“越南制造”标签规避部分关税。
不得不说,最近的跨境圈还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除了高到离谱的关税,卖家还要承担货代转嫁的成本。
此前大批美线货代为了保住利润,选择提高报价转移压力,综合来看涨价幅度大致在1元/kg至2元/kg区间。这样一来,许多卖家在利润这块都已经压到几乎没有,甚至直接变成负数,真就是亏本卖货。

一开始只有关税在涨的时候,很多卖家其实还处于一个观望状态,毕竟如果同行们都不涨价,唯独自己涨很可能会影响排名以及市场份额。但现如今在多重压力面前,涨价或将成为美国市场卖家的共同选择。

卖家观望中 图源:知无不言
值得注意的是,在特朗普对华输美商品追加50%关税后,中国也秉持着“来而不往非礼也”的态度,同等加征50%回敬回去。这下特朗普又坐不住了,火急火燎在社交媒体宣布,再次提高中国输美商品关税至125%,同时对75个贸易伙伴国暂停实施“对等关税”90天,税率降至10%,可以说是赤裸裸的针对打压。

发文关税追加到125%图源:Gulte
至此,这场没有硝烟的关税大战彻底打响。
2.害人终害己
当然,中国卖家在成本泥潭中挣扎时,美国本土电商企业也并没有多好过,他们同样在遭遇严峻的挑战。
前几日美国本土品牌Simple Morden创始人Mike Beckham就公开表示,受美国关税新政的影响,企业预计今年将额外支出近4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93亿元)。并且他认为,一些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降本增效的事件还将继续重演,届时将有更多员工被开除,美国失业率也会上升。

Mike Beckham 图源:OKLAHOMA BUSINESS VOLCE
为了应对上涨的关税,很多卖家已经开始提价,社交媒体上有人分享了自己亚马逊购物车中商品价格变化的截图,可以看到浴室风扇价格从76.49美元升至85.49美元,凝胶笔的价格从6.49美元上涨到7.99美元,连油漆胶带的价格也从5.09美元上涨至5.99美元。

美国消费者购物车内商品价格上涨 图源:Rudi站外
这样的变化让大量美国消费者感到恐慌,这一情绪也迫使他们开始疯狂囤货。根据相关媒体报道,很多从中国进口到美国的产品,一上架就被抢光了。
从本质上来看,当涨价被解读为“未来会更贵”的信号时,囤积成为理性选择。
为了表达对新关税政策的不满,许多美国消费者走上街头,举着“阻止特朗普”等标语的横幅,展开一场又一场的抗议活动,“所有东西都在涨价,鸡蛋价格也涨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他们说,“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正在夺走美国人的就业机会,伤害美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利益。”

消费者在街头抗议 图源:YouTube BBC News
总的来说,关税新政虽然短时间内会带来一场阵痛期,但长远来看能够加速跨境电商向更成熟的生态。对卖家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越是形势不好,越要有战略定力,而跨境长期主义的生存法则,除了打造优质品牌,更要市场多元化布局。
这场关税风暴终将过去,但留给行业的思考与变革,才刚刚开始。未来,具备全球布局能力、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企业,将在新的贸易规则下占据更大的优势。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