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树科技霸气回应关税战
宇树林志龙:“没有哪家企业不做美国市场就不行了!”
特朗普关税政策朝令夕改,关税居高不下,搞得很多企业人心惶惶、手忙脚乱。
对此,宇树科技总监林志龙表示,美国增加关税对宇树科技并未有太大影响,国外是很大的市场,美国只是占了一部分。这发言可谓是底气十足、自信满满。
自从春晚《秧歌bot》节目播出之后,宇树机器人的讨论热度久久不减。 近日在海南举办的第五届消费品博览会上,宇树机器人的表现更是吸睛:无论怎么踢打都能立刻站起的稳定性,堪比不倒翁;因其可爱的充电姿势更是被网友调侃“机器人也会葛优躺”……
那么,宇树科技的底气究竟从何而来?综合来看,其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
-800.png)
(图源:B站宇树科技账号)
一、自主科技研发是通向未来的入场券
宇树科技的发展历程与其科技研发息息相关。
2016年,宇树科技成立,创始人为王兴兴。
017年,四足机器人Laikago问世发售。
2019年,发布功能性四足机器人AlienGo,在全地形安保巡检、勘探搜救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
2020年,发布教育版四足机器人A1并首次参加国际消费电子展,站上国际舞台。
2021年,正式进军消费市场,发布消费级四足机器人Go1,迅速抢占全球四足机器人的市场份额。
同年,推出灵巧机械臂Z1、超高负载的工业级四足机器人B1,加深了工业市场的布局。
2023年,四足机器人Go1登台美国,发力海外市场的布局。同年,推出全新一代消费级四足机器人Go2、首款通用人形机器人H1以及工业级四足机器人B2。
2024年,发布人形智能体G1,配以AI大模型,实现在使用过程中自我学习、升级,并在动态复杂环境中进行自主决策。
-800.png)
(图源:宇树科技官网)
早在2023年,宇树科技便以全球四足机器人69.75%的销量份额和40.65%市场规模份额成为行业引领者。
纵观宇树科技的发展历程,其商业布局的扩大都与生产研发紧密相连。
只有研发生产出符合领域需求的机器人,才能在如此迅速地抢占市场份额、不断迈向商业化目标。只有坚持自主科技研发,才能不断创新、创造,研发出好的产品,满足大众需求。
因此,自主科技研发就是宇树科技发展的秘诀和窍门。
在接受b站up主谈三圈的访谈时,王兴兴表示,机器人技术爆炸的奇点即将到来,他对此持乐观态度。
他认为,目前真正限制机器人发展的是没有好的机器人通用AI模型,而过去AI行业人才少,全球范围内的团队、人才、资金比较少。 而最近几年相关行业十分火热,资金和人才投入量可能是过去的几十倍到上百倍不止,这会大大加速这个行业的发展。
机器人行业发展前景向好,自然离不开政策的支持。
今年全国两会,“未来产业”成为热词之一。《2025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具身智能便是常说的智能机器人。
海口、杭州各地都出台了扶持相关行业发展的政策,第五届消博会、广交会等大型展览会也都专门设置了智能制造展区。足以见得,政府对发展未来经济,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机器人等行业的重视和力度之大。
综合来看,自主科技研发的积累,辅以向好的市场环境,这是宇树的发展机遇,是其通向未来的入场券。
二、合适的营销策略是把握现在的铺路砖
那么,宇树科技是如何把握这次发展机遇的呢?
首先是降本增效,这是所有想要长久发展的公司都必须学会的事情。根据派财经网站和洞见学堂公众号,宇树科技主要通过三个方法来进行。
第一,自研自产部分核心零件。在访谈中时,王兴兴表示,中外机器人发展的优势不同,国外公司的优势在于AI人才多、算力资源丰富,国内优势在于生产制造能力强、成本低。
实际上,宇树几乎设计了除芯片以外机器人的所有硬件,以此提高性能并且由于自主设计能更贴合机器人制造需求,因此成本也随之降低。同时,宇树也十分重视供应链的通畅,在官网上专门设置了一个入口方便供应商加入合作。
-800.png)
(图源:B站谈三圈账号)
第二,在自主设计零部件的基础上,宇树还想办法实现规模化量产,其大多数机器人都可以配备灵巧手、轮子等各种附加装置拓展功能,还可以配备不同级别的传感器来根据需求定制和升级。 宇树科技官网上也有专门介绍激光雷达和灵巧手的页面。
这样就相当于把一个整个的机器人的制造工序分解成多个部分的制造和组装,以此来适配流水线工艺。
第三,宇树科技还通过创建具身智能社群,构建了开源生态,这极大提高了研发效率。宇树将多款机器人的数据集和算法模型开源,吸引开发者加入并参与功能开发、推动模型优化,同时有助于更好更快地适应多样化市场需求。
-800.png)
(图源:具身智能社群网页)
其次,是品牌广告效应。宇树科技通通过高曝光活动、社交媒体等多种方式扩大国内外市场的品牌影响力。
例如,宇树科技通过展示机器人侧空翻等高难度动作展示吸引大众注意;参展消博会、广交会等吸引关注和投资……
4月10日,宇树科技甚至发布了一段机器人打拳视频,作为机器人格斗直播的预告。从视频中可以看出,虽然机器人还不够灵敏迅捷,但是也足够让我们想象到未来的样子。
-800.png)
(图源:B站宇树科技账号)
林志龙在采访中表示,频繁“炫技”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吸引融资,而是想告诉公众机器人的体格已经到了相对较好的阶段。
的确,融资并不是知名度高的唯一好处,宇树这样做,至少是一石二鸟:
一方面,能够通过大众反应收集反馈,以此调整研发策略和方向;
另一方面,能够增强公众信心,吸引更多人对智能机器人相关行业的关注,从而吸引人才、资金等的进入,促进整个具身智能相关技术的发展,而宇树的发展不过是科技发展的一个添头而已。
最后,一个企业想要抓住机遇离不开领导层的认识和决策。
林志龙认为现在机器人发展还只在“幼儿园”阶段,离大众期待的家庭保姆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时,他还指出,目前双足机器人行业的确存在“泡沫”,这是新兴技术发展的必经阶段。
可以看出,宇树科技决策层对行业前景有着清晰的认知,目光可谓长远。另外,宇树科技中的开发者,例如其创始人王兴兴,对科技和机器人行业的热爱同样不可忽视。
王兴兴曾说:“从几岁开始,我就希望用自己的科技能力来创造有价值的新东西,来证明自己,来改变世界,这是我一直以来最大的内心支撑点和努力进步的源泉。”
宇树科技告诉我们,企业的发展在热爱的基础上,还要掌握科技自主权、实行合适的经营策略,避免被卡脖子,并且有足够的能力应对未知的挑战。
这就是宇树科技的面对挑战的信心来源,也是其底气所在。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