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嗒出行上线“行前二次人脸识别”功能

田宁
2025-04-23 17:14

4月23日消息,嘀嗒出行近日上线了“行前二次人脸识别”功能,即车主在“出发去接乘客”和“到达乘客起点”时,均需进行人脸识别,从而代替以往的接单时人脸识别。

此次升级旨在通过双重节点核验,进一步确保实际接驾车主和接单车主相符,与车主乘客共建更加互信和安心的出行体验。若车主人脸识别未通过,平台将帮助乘客取消行程;若车主30天内累计两次行前识别验证失败,将被扣减信用分并限制接单。

42-800.png

图源:央广网

除了对“人不符”管控升级,嘀嗒出行对于“车不符”(即实际接驾车辆品牌、型号、颜色、或车牌号与订单车辆不符)的识别,近期也在行前核验卡乘客主动反馈并跟进管控基础上,新增了风控中台AI算法主动识别,并采取相应管控措施。

基于IM消息和语音通话沟通,可在行前有效识别是否存在更换车辆行为,目前IM消息识别准确率已达99%,虚拟通话识别准确率也已达80%。对于乘客来说,在确认上车前,可通过车主信息核验卡,来确认车辆是否与订单相符。若不符,可通过核验卡旁边的投诉入口投诉。

为了更有效避免车辆不符影响正常出行,嘀嗒出行建议,车主若有车辆信息变更,应及时在App内更新备注,可在个人主页点击“车辆管理”,进入“我的车库”进行现有车辆信息更新或添加第二辆车;此外,若车主在平台认证了两辆车,可在接单时操作切换车辆,确保接单车辆和实际驾驶车辆相符,进而共建双向互信的合乘环境。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8月26日消息,今日,嘀嗒出行联合城市智行信息技术研究院、每经智库-出行研究院联合,共同发布国内首份《大学生出行方式调研暨大学生顺风出行研究报告》。据悉,该报告数据基于全国20个省、直辖市的3012名大学生的有效问卷反馈,以及嘀嗒出行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的顺风大数据。报告显示,每月搭乘出租车/1-10次的大学生占比分别为57.57%和60.16%,均为六成左右。
8月26日消息,今日,城市智行信息技术研究院、每经智库-出行研究院联合嘀嗒出行,共同发布国内首份《大学生出行方式调研暨大学生顺风出行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每月搭乘出租车或1-10次的大学生占比分别为57.57%和60.16%,均为六成左右,同时,每月打出租车11-20次,21-30次的大学生占比之和为11.75%,每月打11-20次,21-30次的大学生占比之和为16.54%。从顺风的选择情况来看,大学生在学校开学或放假返乡,出行方式选择为顺风的占比达23.51%。
今天,城市智行信息技术研究院、每经智库-出行研究院联合嘀嗒出行,共同发布国内首份《大学生出行方式调研暨大学生顺风出行研究报告》。
今日,交通运输部官微发布消息称,交通运输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对滴滴出行、T3出行、高德、曹操出行、首汽、美团打车、万顺叫、享道出行、如祺出行、阳光出行嘀嗒出行等11家平台公司进行了提醒式谈。
嘀嗒出行表示,公司主营巡游出租汽车数字化服务和顺风信息撮合服务,不经营业务。在顺风领域,嘀嗒出行收取有封顶的分段式信息服务费,平均每单收取的信息服务费折合运价比例为。三是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积极配合行业治理,抵制非法运营,为全国出租汽车行业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做巡游出租汽车司机和用户权益保护的促进力量。
1月13日消息,嘀嗒出行表示,平台已于12日起暂停北京市内顺风1+1拼业务。此外,自1月12日起,乘坐嘀嗒顺风需使用健康宝扫码登记,拒绝扫码登记或未佩戴口罩的乘客,车主有权拒绝其乘车。据悉,为响应“顺义区域不进、不出、不派单”的政府要求, 首汽也暂停了顺义地区司机服务。
竞争永无止境。
我中心依法依规对以上平台公司开展安全生产、疫情防控、运营服务等方面监管。公告还称,除以上平台公司外,包括高德地图、百度地图、嘀嗒出行、易闽通等其他公司均未在我市取得经营许可,不具备在厦门开展经营的资质和条件。
滴滴出行、高德打车、嘀嗒出行等多家平台,及美团单车、哈啰单车等共享单车平台发布成都大运会出行保障措施。
田宁
电商脉搏,媒体前沿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