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么正式加入外卖大战

电商之家
2025-04-28 09:04

外卖大战,饿了么隔岸观火

今年的即时零售市场,上演了一场大戏。美团和京东这对“冤家”在舆论场上互不相让,针锋相对。

最近先是京东“强迫骑手二选一”的指控,让美团不得不连发三条反击声明,强硬地回怼:“与其造谣引流,不如兑现承诺。”两大巨头你来我往,火药味十足。

就在大家以为这场战已经够热闹的时候,京东创始人刘强东亲自下场,再次将这场战火推向了高潮。刘强东化身“外卖骑手”,亲自送单,还请外卖小哥吃火锅,上演“boss直聘”将其他平台的外卖骑手收入麾下,成为全网热议的焦点。

随着战事升级,整个互联网圈子彻底沸腾了。眼看着风头被美团、京东抢尽,远离舆论场的“圈里人”饿了么也开始出手了。

饿了么最近则在微博上发了一条意味深长的动态:“不打口水战,只送口味虾,2000份小龙虾免单红包。”配图更是神来之笔:画面中,一名身穿红衣的男子和一名身穿黄衣的男子怒目而视,而身着蓝衣的饿了么骑手则微笑地捧着一盘小龙虾,疑似在暗讽美团和京东“互掐”。

图片

从行业视角来看,这场大战背后也意味着即时零售行业的加速洗牌。在上半场已经历过疯狂厮杀的饿了么也深知,互联网市场从来是“成王败寇”的残酷战场,越是风云激荡,越是不能掉以轻心。

饿了么也开始反击了,4月25日,饿了么宣布,优化“恶劣天气自动触发补贴”功能,确保众包网约配送员在正常劳动情况下小时劳动报酬综合计算不低于25元,逐步推进取消超时扣款处罚,降低网约配送员的超时焦虑,保障网约配送员收入稳定等。

25日,“饿了么”(上海)协商算法恳谈会召开,会上形成——《2025年度“饿了么”(上海)网约配送算法和劳动规则协议》。

图片

向上滑动查看

协议还规定,平台优化“强制下线”功能,网约配送员每日配送时间不超过11小时;连续配送4小时,平台系统提示,小休至少20分钟。

同日,饿了么推出AI助手“小饿”,为骑手提供智能支持。

核心功能包括:语音交互支持语音唤醒,一键完成接单、确认到店等操作,提高效率;主动服务实时分析位置和订单状态,推送福利提醒、天气预警、封路提示等,降低配送风险;智能分析根据历史数据和订单热力图,提供接单策略优化和收入预估。

事实上,今年即时零售比拼的维度已经抬高了一个层次,从价格战逐渐转向供应链、服务与社会责任的综合考验。

早在2月20日,饿了么官方账号发文称,2023年起已启动骑手社保缴纳试点。

从2023年2月起,饿了么就与生态伙伴一起按计划在部分城市展开试点,为饿了么蓝骑士缴纳社保,并持续加大对稳定骑手的专项补贴力度和范围。

在今年1月,加强骑手权益的保障力度,饿了么公布了九项举措,包括落实算法公开常态化、建立更广泛的算法沟通机制、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完善算法样本的筛选机制、上线休息提醒功能防范骑手疲劳作业等等。

稳住增长,饿了么继续走稳定路线

本地生活这场战役,对阿里来说无疑是一场持久战,而饿了么这几年的步子也是迈得越来越稳,走的是长期战线。

回顾2016年4月,阿里领投饿了么12.5亿美元,2018年完成全资收购,并在同年将饿了么与口碑合并,成立阿里本地生活公司。

当时的阿里对饿了么寄予厚望,饿了么成为对标美团的核心武器。王磊担任CEO后,提出“小目标”,王磊在全国代理商大会上提出1年内和美团外卖至少平起平坐,“饿了么至少要占到50%的份额”。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极其骨感。Trustdata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Q1美团外卖交易额占比为67.3%,饿了么为26.9%,饿了么星选为4%,而2018年Q1美团外卖交易额市场份额为54%,饿了么为35%,百度外卖(饿了么星选)为5%。

尽管祭出了巨额补贴,试图通过“烧钱”换市场,但最终只能接受“三七格局”的现实。

时间线来到2021年7月,王磊卸任阿里本地生活CEO,阿里将高德、饿了么和飞猪合并为生活服务板块,由俞永福接手。

在出任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 CEO期间,俞永福提出本地生活面临的是 “不激烈但很残酷” 的持久战,因此(大家)要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

在俞永福的带领下,饿了么的战略开始从“对标美团”转向“稳扎稳打”。他形容本地生活的竞争是“不激烈但很残酷”的持久战,并提出了“四横四纵”战略和“541”阵型等等。

这一阶段,饿了么聚焦内部增长,优化配送网络,提高配送效率,推出新的广告产品体系,缩减冗余人员,精简口碑业务,并将餐饮SaaS平台“客如云”独立运营。

当然,效果也是十分明显,饿了么在 2022 年二季度首次实现单位经济效益为正。

2023年11月 ,饿了么首次明确提出 “即时电商是饿了么重要的战略选择”,2023年三季度,以医药、鲜活、商超、酒饮、大百货五大重点细分行业为主,饿了么的非餐饮配送订单量获得了双位数增长。

直到2024年3月,俞永福卸任阿里本地生活集团董事长,在吴泳铭内部邮件的评价中,他对俞永福的业绩作出了高度肯定,“在永福的带领下,高德成为当之无愧的行业领先者,饿了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清晰定位,稳扎稳打。”

同时,饿了么也迎来两位年轻的80后高管。新任 CEO 韩鎏在上任时透露,在这个冬战周期里,饿了么的毛利以很高的幅度在攀升,连续好多个季度的 GMV(总交易额)、UE(单位经济效益)、毛利额都在持续提升,管理效率、组织效率也在拉升。

可见,在多年的打拼中,饿了么已经找到了清晰的定位以及属于自己的增长节奏。

2025年2月20日晚间,阿里巴巴公布了2025财年第三季度业绩,财报显示,受饿了么和高德订单增长所驱动,本地生活集团同比收入增长12%至169.88亿元。

图片

受益于运营效率提升和业务规模扩大带来的单位经济效益提升,本地生活集团亏损从去年同期的20.68亿元继续收窄至5.96亿元,亏损同比收窄超过70%

报告期内,包括饿了么和高德在内的本地生活集团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亏损同比继续大幅收窄。

2024年10月,韩鎏在“即时电商未来商业峰会”上提出“1+2”长期战略,明确未来三年对商家的持续投入。2025财年第一季度,饿了么开启“新三年”计划,继续保持UE为正。

尽管即时零售行业竞争如群狼环伺,但饿了么已经逐步站稳脚跟,实现了可持续增长,为阿里本地生活集团的整体盈利带来了贡献。

然而,面对美团、京东、抖音等对手,饿了么还有许多硬仗要打。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美团、京东的“互掐”中,饿了么并没有加入“口水战”,而是在骑手商家等方面持续投入,隔岸观火。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饿将继续战略投入即时零售、坚定与生态共赢共进,坚决不与商家在供应链上争利。
首批24h便利灯目前已在四城百家便利店亮起。
4月3日消息,饿零售商家SAAS平台“翱象”近日面向零售行业商家正式发布“AI经营助手”功能。通过这一全新的经营工具,商家可智能生成各类经营关键报表和关键数据,进一步提升经营能力、把握生意机会。这款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经营管理工具,集成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智能决策支持以及深度学习能力,可以为商家提供包括周报推送、指标异动归因、竞对商家对齐、市场趋势选品等在内的全方位经营服务。
韩鎏表示,饿一是做健康增长,做更懂消费者的即时餐饮平台;二是做符合饿特色的即时零售;三是做面向市场价值延展的即时物流网络。
10月23日消息,2024即时电商未来商业峰会上,饿CEO韩鎏表示,从流量到留量,从增单到增利,饿制定未来三年的重要战略规划,一是健康增长,做更懂消费者的即时餐饮平台;二是做符合饿特色的即时零售;三是做面向市场价值延展的即时物流网络。
我看到饿差异化做即时零售的野心。
1月2日消息,饿联合中康科技共同发布《2024医药行业即时零售发展趋势》,报告显示,季节场景需求带动细分品类增长,冬季受气候、假期等驱动,胃肠科药、皮肤用药等多品类外卖量大涨。同时,夜间、异地、餐零跨界等多元场景均有助于释放消费潜力。12月以来,饿平台上感冒类、防冻止裂等药品外卖量均环比增长超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