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1月28日消息,阿里健康发布截至9月底的中期业绩公告,阿里健康医药电商平台业务包括本集团已从阿里巴巴集团收购的药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成人计生、隐形眼镜等类目电商平台业务,以及本集团为天猫医药平台 提供的外包服务业务以及医药新零售。报告期内,上述业务的收入总额为人民币1,021,241,000元,同比增长2.1%。
  2. 11月14日消息, 阿里健康发布2025财年中期业绩公告。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6个月内,阿里健康营收142.7亿元,同比增长10.2%;净利润达7.69亿元,同比增长72.8%;年度活跃用户超3亿。报告期内,天猫健康平台服务商家数同比增长25%达到4万家以上,SKUs持续增长至7800万个,GMV实现同比高质量稳定增长,阿里健康大药房用户会员数量持续攀升。
  3. 11月25日消息,阿里健康发布2022财年中期业绩公告。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阿里健康收入为93.58亿元,同比增长30.7%;期内亏损2.32亿元,上年同期期内利润2.79亿元;经调整后亏损净额约2.83亿元,去年同期经调整后利润净额约4.36亿元。
  4. 2月5日消息,《电商报》获悉,2月2日,阿里巴巴发布了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2021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据《电商报》了解,本次阿里财报将高鑫零售部分并入其中。在阿里发布最新财报之前,高鑫零售公布其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十二个月中期业绩。报告期内,高鑫零售实现营收亿元,同比增长;毛利亿元,同比减少;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亿元,同比增长。
  5. 阿里健康发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业绩,报告期内,阿里健康收入达115亿元,同比增长22.9%;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1.61亿元,上年同期亏损2.32亿元;每股基本盈利1.19分。截至2022年9月30日,阿里健康医药电商平台已服务于逾2.7万个商家,较2021年增加2,000个,且于报告期内库存数量超过4,800万个SKUs,同比快速增加800万个。
  6. 11月30日消息,阿里影业发布2022/23半年度业绩,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9月30日,阿里影业实现收入18.29亿元,同比增长35%;经调整EBITA扭亏为盈,录得盈利1.49亿元。报告期内,阿里影业内容收入10.4亿元,同比增长85%;科技、IP衍生及商业化业务收入同比持平,分别为5.66亿元和2.23亿元。在科技业务领域,报告期内,淘麦VIP会员规模已突破1000万。
  7. 11月28日消息,阿里健康发布截至9月底的中期业绩公告。报告期内,该集团总收入约人民币129.56亿元,同比增长12.7%;录得毛利约为人民币28.69亿元,毛利率为22.1%;经调整后净利润6.42亿元,同比增长82.7%。
  8. 12月1日消息,麦格理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阿里健康“中性”评级,目标价由4.6港元上调2%至4.7港元。公司受更好的成本优化进展推动,其9月底止中期经调整净利胜市场预期53%。同时,麦格理分别上调公司2024-2025财年经调整净利预测22%及36%,至11.93亿元人民币及16.1亿元人民币,以反映更好的盈利能力。公司公布将向母公司阿里巴巴收购阿里妈妈广告部分,应有助收入及盈利,但内部调整可能抵销短期增长。
  9. 11月26日消息,昨日晚间,阿里影业在港交所发布2021/2022财年中期业绩公告。财报显示,截至9月30日的六个月报告期内,阿里影业实现收入13.5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4.32亿元。经营亏损0.76亿元,同比收窄超过60%,经调整EBITA为亏损0.05亿元,对比去年同期大幅收窄近1亿元,接近盈亏平衡。按业务划分,报告期内,内容业务收入约5.62亿元,同比增长2%;录得经营利润约0.96亿元,与过往期间基本持平。
  10. 12月29日消息,近日,海通国际发布报告称,2021年,社区电商市场规模预计超3000亿元。展望2022年,社区电商市场规模或超5000亿,短期竞争向中长期竞争过渡,“场”和“货”将成为行业中期竞争关键要素。报告认为,打通“商品侧上行”、“物流侧下行”双侧物流的选手会获得最大协同效应,而淘菜菜有望凭借前端零售通小店的数字化运营能力,以及后端的阿里生态“N盘货”资源发挥巨大势能。
  11. 4月10日消息,花旗发布研究报告称,受阿里巴巴-SW继续再投资用户体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 的持续投入及云业务再投资的影响,预期经调整EBITA或将于短中期受压。报告维持“买入”评级,将目标价由124港元下调至122港元。报告指出,得益于阿里巴巴透过低价策略带动客户需求及消费频率,相信其订单数量以及商品成交金额增长将有望重新提速,意味着阿里季度GMV与国家统计局线上销售的增长差距将有所收窄。
  12. 5月11日消息,阿里研究院新消费研究中心今日发布《2021中国消费品牌发展报告》。阿里研究院指出,新一代国产消费品牌正在迈向微笑曲线两端,更加关注品牌长期价值的建设。阿里研究院分析称,一方面因为他们基数相对较小,创新动力强,更加依托线上渠道,线上数据表现突出;另一方面,借助新型渠道,新品牌可以在消费者规模方面快速比肩传统品牌。
  13. 5月11日消息,阿里研究院新消费研究中心发布《2021中国消费品牌发展报告》。阿里研究院分析称,新品牌大多诞生于高频购买的日用品品类,成立时间不长,从研究的角度出发,新品牌的长期发展还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和市场的检验。此外,阿里研究院发现,2020年更多政府驱动的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特别是以区域公共品牌、区域优势产业整体形象出现的最新实践案例。
  14. 汇丰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阿里健康“买入”评级,目标价29港元,汇丰证券表示,看好公司长期增长前景,并相信来自母公司阿里巴巴的支持,将令公司在竞争占优,并有信心于2021年及2022年收入增长40-50%。
  15. 6月11日消息,汇丰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阿里健康“买入”评级,目标价29港元,汇丰证券表示,看好公司长期增长前景,并相信来自母公司阿里巴巴的支持,将令公司在竞争占优,并有信心于2021年及2022年收入增长40-50%,而新业务如医疗服务将为主要潜在增长因素。报告指出,公司截至3月31日止年度纯利约3.49亿元人民币,收入增速由上半年度的74%放慢至下半年度的53%。
  16. 11月19日消息,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22财年第二财季报告。在分析师电话会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表示,本季度,阿里巴巴继续围绕内需、全球化及云计算三大战略坚定投入,为集团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张勇说:“我们仍然以服务全球20亿消费者为长期战略目标,并且有信心完成在本财年末国内的年度活跃消费者达到10亿的目标。”
  17. 5月30日消息,瑞信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阿里健康“跑赢大市”评级,将2023/24财年净亏损预测下调40%和63%,主要由于毛利率提高及成本比率降低,同时下调长期收入及纯利增长预测,以反映短期内的增速放缓,目标价由8港元削25%至6港元。报告称,截至3月底止,阿里健康2022下半财年收入同比增长34%至112.21亿元,远超该行预期,而净亏损也大幅收窄至3400万元。
  18. 1月25日消息,交银国际发布报告,12月,实物电商GMV同比增速放缓至,对比11月为12%;线下消费持续恢复,12月实现4%同比增速,对比11月为0%。该行维持互联网行业领先评级,首选买入腾讯,看好阿里巴巴、美团、爱奇艺的长期潜力。该行指出,2020年腾讯旗下微信小程序DAU达4亿,GMV同比增100%+;2020年小游戏MAU超5亿、人均游戏时长增50%、商业变现增20%; 2021年,微信计划
  19. 交银国际表示,罚款182亿元占2021财年第3季度自由现金流19%,占净现金不到5%,将导致2021财年第4季度GAAP净亏损97亿元。报告认为,公司入局社区电商,扩充生鲜/快消销售场景,为长期估值提升奠定基础,估计2022财年电商平台EBITA利润仅增5%,利润率同比或降6个百分点。美银证券日前也发布研究报告,维持阿里巴巴-SW“买入”评级,目标价由314港元降至293港元。
  20. 3月6日消息,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阿里巴巴-SW“跑赢行业”评级,目标价109港元。该行认为若阿里长期市场份额和净利润率能够保持稳定,4%以上的股东回报水平已经有较大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