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活动首站落地于上海长风街道华东师大一村,饿骑手以助教的身份,与“蓝马甲”志愿者一起,教会30余名老人如何通过手机点,买菜、买药以及生活日用品。
  2. 方永新表示,“未来饿会继续用好政企合作、数字基座和‘社区侠’体系这三件‘法宝’,努力成为老年人通向美好生活的入口。”
  3. 5月4日消息,上海市杨浦区民政局近日与饿签署《上海市杨浦区助老服务共同体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探索本地即时电商平台与辖区机构的新型合作模式,最终实现杨浦区内老年服务方便可及、经济实惠、安全可靠、持续发展的目标。
  4. 饿尝试通过数字平台构建“15分钟数字生活圈”,并在上海完成助老送领域的率先试点。
  5. 报名参与的爱心商家每完成一笔订单,都将捐赠2分钱支持高龄、失能、残疾、独居等社区老人的送到家服务需求。
  6. 9月19日消息,“三餐四季,e路有你”全市为老工作现场推进会昨日于杭州举行。活动中,上城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钱塘区、萧山区、余杭区、临平区、西湖风景名胜区等杭州市9个区的民政部门与饿签订平台经济赋能老年合作意向书,将通过“公益+市场”的老年模式,为杭州老年群体提供方便可及、价格实惠、安全可靠、营养健康的服务
  7. 老年服务“普陀模式”迈入数智赋能体系建设的新阶段。
  8. 1月23日消息,饿宣布为高龄及困难老人送上门的“助老e服务,春节期间不打烊。在与各地民政部门合作开展老年服务的社区,饿将积极响应街道组织的春节期间服务,保障所有配送节日期间不间断。春节期间给予骑手增加的配送服务费,都将由饿与爱德基金会共同发起的“爸妈食堂 助老e”专项承担。针对老人有用餐需求,但存在供餐难点的两个街道,饿还与春节期间营业的爱心商家达成合作,与他们共同承担餐费保障老人每日准时用餐。
  9. 2月22日消息,以“办好‘关键小事’ 托举幸福晚年”为主题的创新发展老年服务座谈会近日在北京举行,饿总裁方永新在活动分享中表示,过去一年,在各地民政部门以及街道的统筹和指导下,饿已在多个城市运营老年服务的数字化项目,“助老e”项目已覆盖上海、杭州、北京、深圳、南京、中山6城。
  10. 11月30日消息,“社区老人送到家公益行动”及《数字化老年服务管理规范》团体标准 启动仪式近日在北京市西城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举办。活动现场,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尊严养老基金管理委员会宣布“社区老人送到家公益行动”公募项目上线饿爱心商家平台。同时,中国老龄产业协会老年宜居养生专业委员会与饿签约,将联合行业专家启动团体标准的编写工作。
  11. 1月7日消息,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饿以及上海乐扬红树林慈善公益中心日前在上海签订合作备忘录,三方将基于“社区老人送到家公益行动”,共同开展老年服务合作。在当天的腊八特别活动中,爱心商家三米粥铺、爱心品牌三九胃泰还与“饿时令官”合作,为普陀的380名社区高龄及困难老人送去加餐粥点。
  12. 1月5日至7日,饿将在已经开展老年服务的北京、上海和杭州三个城市发放520万个“亲情帮点红包”,鼓励用户在腊八节与亲友长辈分享时令美食。
  13. 1月5日消息,腊八节快到饿数据显示,“腊八粥”相关的搜索量周环比增长超500%。1月5日至7日,饿将在已经开展老年服务的北京、上海和杭州三个城市发放520万个“亲情帮点红包”,鼓励用户在腊八节与亲友长辈分享时令美食。此外,饿还设立腊八节的“爱心商家”专区,每笔订单都会定向支持社区老年等关爱老人的公益项目。
  14. 会上,两会代表委员建议,可围绕品质化、数字化和多元化,依托互联网平台,推动建设多方参与、线上线下联动的助老服务体系。
  15. 饿宣布建成业内首个“食安封签线上线下一体化闭环机制”,并计划以推广食安封签为依托,提升老年服务体验,定制百万枚食安封签送给社区食堂。
  16. 中国信通院与饿联合启动“数字技术适老化服务创新计划”,双方将围绕老年开展深度合作。
  17. 2月4日消息,“数字技术适老化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近日于北京举办,活动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字适老化及信息无障碍联盟主办,活动中,中国信通院与饿联合启动“数字技术适老化服务创新计划”,双方将围绕老年开展深度合作。
  18. 9月15日消息,饿近日与上海松江区新桥镇开展社区服务合作,上线试运营社区配送服务,让老年居民享受“惠老红包”补贴,还能送到家。这也是上海首个打通政府补贴与外卖平台的社区项目。上线饿之后,新桥镇社区食堂的服务范围从周边数百米扩大到47平方公里,借助饿蓝骑士的配送,这家食堂相当于开到周边更多小区老年人的“家门口”。
  19. 今年以来,西溪街道“公益+市场”老年模式已累计为老人配送6.1万人次。
  20. 首个“爸妈食堂·饿助老e”示范点于南京栖霞区的栖彩食堂正式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