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银国际维持小米集团买入评级 目标价33港元

云合
2021-03-17 09:03

3月17日消息,交银国际发布报告,预计小米2020年第四季度智能手机的增长仍是小米盈利的主要驱动力。该行预计小米第四季度总收入同比增长29%至727亿元人民币。

IDC数据显示,第四季度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为4330万部,同比增长33%(环比下降7%),市场份额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至11.2%,主要受益于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强劲增长。

考虑到广告行业复苏,以及出货量增长带动预装收入增长,该行预计小米互联网服务收入将同比增长9%。

该行维持小米2021/22年智能手机出货量1.90亿/2.08亿部的预测。继公司近期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提升后,该行预计小米市场关注重点将转向智能手机产品组合升级和互联网服务增长。基于29倍2022年市盈率,该行维持小米集团33港元目标价,维持买入评级。

汇丰研究3月16日也发布研究报告,将小米集团目标价由27.5港元升至28港元,评级由持有升至买入,上调其2020-2022年净利润预测4%、5%及6%,主要反映智能手机业务的利润率前景。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5月27日消息,国际发布报告指出,基于30倍2022年市盈率,维持小米集团目标价33港元及买入评级。该行称,小米公司线下门店扩张仍然是战略重点,芯片短缺对2021年的影响可能有限。该行预计小米2季度手机出货量增速放缓,全年增速34%。同时,Mi系列高端智能手机的推出和更加均衡的海外区域占比,将继续推动智能手机平均售价提升。据悉,今日港股开盘,小米涨逾4%,截至发稿,小米涨幅收窄至2.31%。
国际发布报告,维持小米集团目标价33港元及买入评级。
1月17日消息,国际发布研报,维持小米集团每股盈利预测,基于2023年市盈率21倍,维持目标价30港元及买入评级。该行指出,经过疫情的持续影响,小米印度手机市场表现出极强的韧性和成长性。2021年印度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6%至1.65亿台,且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比提升至71%,特别是5G手机出货占比提升至14%。元器件短缺加速了印度手机市场升级进度,认为这将会加剧品牌厂商的竞争态势,市场集中度提升更有利于头部品牌。
3月17日消息,国际发布报告,预计小米2020年第四季度智能手机的增长仍是小米盈利的主要驱动力,该季度总收入预计同比增长29%至727亿元人民币。同时,该行维持小米2021/22年智能手机出货量亿/亿部的预测。继公司近期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提升后,该行预计小米市场关注重点将转向智能手机产品组合升级和互联网服务增长。基于29倍2022年市盈率,该行维持小米集团33港元目标价,维持买入评级。
国际发布研报,维持小米集团“买入”评级,维持33港元目标价
国际发研报指,维持小米集团每股盈利预测,基于2023年市盈率21倍,维持目标价30港元及买入评级。
2月6日消息,花旗发研报指,受需求疲软、去库存以及利润率受压等影响,小米去年Q4业绩或市场预期差,将对其净利润预测降至13亿元,按年跌71%,市场预期低29%,收入估计按年跌24%至650亿元。花旗预计,去年Q4小米智能手机收入跌27%至360亿元;IOT业务收入跌16%至210亿元,互联网服务收入料达70亿元。
11月25日消息,高盛研报指,降小米集团目标价从29.3港元降至28.5港元,维持“买入”评级。该行预期小米明年仍受环球供应短缺影响,为反映低的智能手机及AIoT出货量预测,该行下调公司2021-23年收入预测2%、1%、1%,但强劲的网络服务收入会抵销部分收入损失。另外,同期经调整纯利预测亦分别下调1%、4%、2%,以反映网络服务收入贡献上升,推动毛利率上升,但同期有高的管理、研发开支因素。截至发稿,小米集团报19.66港元,市值为4911.62亿港元。
由于芯片供应短缺,小米将专注于中国及欧盟及高端智能手机,其利润率应保持高水平,同时减少折扣,加上广告收入反弹,导致利润率增加。大摩近日也发布研究报告,将小米集团-W评级由“中性”升至“增持”,目标价由24港元升至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