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华控股拟以2.09亿港元收购高峰创建有限公司

电商报
2021-12-01 15:35

提高于中高端家俱市场的优势地位 并进一步提升海外市场的竞争力及市场份额

▬ 敏华控股发布公告,拟以209百万港元(可予调整)收购高峰创建有限公司55%股权。

▬ 高峰创建有限公司主要于美国及澳洲从事家俬出口业务。除美式沙发外,亦生产许多欧洲高端沙发,是中高端家俱市场的领先企业。近年来的收入规模达10亿港元以上,规模梯队亦可媲美华达利。

▬ 敏华实业以净资产做价拟以约为2亿港元完成此次收购,从资本市场角度来说,此次收购的价格是十分优质且合理的。

▬ 高峰创建有限公司的业务与敏华控股的业务之间将形成协同,协助敏华控股的多元化产品线及提升其产品于多个市场(尤其是欧式高端沙发市场)上的竞争力,进一步扩宽于海外市场的业务占有率。

(2021年12月1日)敏华控股有限公司(「敏华控股」,股份编号:01999.HK)欣然宣布,于2021年11月30日,其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敏华实业与高峰创建有限公司(「高峰创建」)订立买卖协议,据此,敏华实业已有条件同意收购及高峰创建有限公司已有条件出售所有销售股份,占高峰创建已发行股本的55%,代价为209百万港元(可予调整)。

高峰创建主要于美国及澳洲从事中高端家俱出口业务,业务遍布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纽西兰、日本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主流市场都占据一定份额。除美式沙发外,高峰创建亦生产许多欧洲高端沙发以及自有品牌。作为中高端家俱市场中的领先企业,高峰创建近年来的收入规模达10亿港元以上,规模梯队亦可媲美华达利,并在中国、泰国及越南拥有多个工厂。近期,受困于2019年中美贸易壁垒以及2021年全球新冠疫情进一步蔓延,加之海运费及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导致高峰创建的经营压力急剧增加。借此,敏华实业以高峰创建的3亿港元净资产做价,拟以约2亿港元完成此次收购。从资本市场角度来说,此次收购的价格是十分优质且合理的。

本次收购完成后,高峰创建的业务与敏华控股的业务之间将形成协同,并可提升敏华在中高端家俱市场的优势地位,并且进一步扩大于美国及澳大利亚等外销市场的市场份额。此外,高峰创建组建了来自英国、法国、义大利、韩国、美国、中国、中国香港等地的优秀设计师,旗下产品从平衡实用性和舒适性发出,集合设计美学和创意,能为消费者打造兼具视觉美感和身心舒适的室内沙发产品,并可满足国内消费者目前的庞大需求。通过本次收购,敏华的产能亦获得大幅提升,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生产版图亦进一步扩展至东南亚国家,长远可减少敏华的生产成本,亦让公司多元化产品线及提升其产品于多个市场(尤其是欧式高端沙发市场)上的竞争力。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3月31日消息,天眼查信息显示,近期深圳市讯联智付网络有限公司 发生多项工商变更,法定代表人由王关荣变更为丽英,同时辉、栋伟、王轶、航、王关荣等从主要人员退出,新增平安、马传勇、丽英、魏承等人。讯联智付在2014年7月获发支付牌照,牌照类型为全国范围的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业务,不包括银行卡收单业务。目前,深圳市讯联智付网络有限公司相关公司职能已被华为方面接管。
2017年6月27日,东方汇融的支付牌照续展通过,有效期至2022年6月26日,许可业务范围不变。去年9月,携程集团宣布受让的东方汇融100%股权的申请正式获得中国人民银行批复,意味着携程通过全资收购正式获得央行第三方支付牌照。携程网创建人之一范通过成都携程旅行社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东方汇融。根据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产权成交公告,东方汇融100%股权评估价值约为亿元,最终交易价格为亿元。
8月15日消息,薛兆丰日前做客东方甄选直播间时解释了为何结婚时房产证上要写女方名字。大家投入不同的资源进去,风险投资大家都投入。最大的贡献的时间点不一样,女生要早,男生收获的时间比较晚。还要就是结婚以后就要生孩子,所以这个时候。女生在这个是要求男生一定的付出,比如说买个房子,或者说现有的财产一人一半,是有道理的。
1月17日消息,今日,新东方创始人俞洪在其个人公众号发文《在时间的流逝捞出一点收获》,回顾了一周经历,提到新东方直播带货,俞洪称自己并不想成为带货网红。据了解,2021年12月29日,新东方直播带货平台“东方甄选”正式亮相,俞洪的首场直播带货以约500万元的金额落地。据抖音官方披露的数据,俞洪排在当晚带货主播榜的第16位。
周周、芳芳、畅杨杨和邱亚正是抖音“兴趣电商”的受益者。在这里,他们实现事业、收获价值。而更多如他们一样的人,则在期待寻找同行者。
Flip对社交电商业务分外重视。
收购须经监管部门批准并满足其他惯例成交条件,预计于2025年上半年完成。
品牌收购赛道机会仍存。
亚马逊难逃欧盟监管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