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次进故宫修文物的浙江“竹篾匠”,抖音电商获赞500万,粉丝顺着短视频上门拜师
1月2日,浙江东阳,何红兵开始了新一年的工作。他像往常一样来到自己的工作室,系上围裙、坐上板凳,盘算着捋顺一片片已经切割好的竹条编织成什么形状。
何红兵是中国传统工艺大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与竹子、木刻打交道,是他的日常工作,更是他的爱好。
2019年7月,何红兵入驻抖音电商平台。在他参与制作的两百多条视频里,何红兵展示了竹编工艺的制作技法和相当数量的高端作品,致力于向更多人推广拥有悠远历史和文化底蕴的竹编工艺。
提到这门手艺,何红兵说自己和父亲“毫无保留地教给愿意学习的人”。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筹建的竹编博物馆赶紧落成、对外开放,展现竹编之美。
上阵“父子兵”,接续传承竹编技艺
1970年,何红兵出生在“木雕之乡”东阳。当时,他的父亲何福礼已经在东阳竹编厂工作了十余年,是一位颇有名气的竹工艺师。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何红兵从小就对竹编工艺情有独钟。父亲制作竹编时,常常招呼何红兵来身边看着,“久而久之我也就会了一些基本的编制技巧。”
高中毕业后,何红兵来到中国美院进修设计专业。学业结束,1988年何红兵回到家乡东阳,进入东阳工艺美术公司。经父亲引荐,师从著名的工艺美术大师姚正华。
何红兵谈到,那时自己每天白天跟随姚正华学习木雕,晚上在父亲身旁学习竹编,“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五六年。两门技艺都是从最简单的工序开始学起,每天重复基础的砍竹子、画图纸等等。”由于姚正华很擅长设计,何红兵也学到了不少设计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这为他之后将竹编和木雕结合起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据他介绍,竹编工艺十分繁琐,“我们现在的工作室一般是男员工砍竹子,女员工负责精细一点的编织。”但面对较为复杂的竹编工艺品,何红兵常常在整个制作过程中亲力亲为。“挑选柱子、砍竹子,用工具把竹子磨成很细的竹条,再固定、编织,一个工艺品做下来往往需要半个月,时间长的需要半年。好作品是要靠时间的。”
而在竹子的选用方面,也有不少讲究。“做不同的编织,我们会使用不同的竹子。茅竹茎壁厚,比较结实,适合做农具。慈竹适合做平面编织,而使用最广泛的水竹柔韧性和细腻程度都比较好,适合做工艺品。”
数度进故宫修复文物,将竹编和木雕创造性结合
2004年,北京故宫博物馆张榜招收艺人修缮倦勤斋,何福礼报名参加。何红兵帮助父亲制订修缮方案,顺利地拿下了修缮工程。“媒体当时的说法是‘中皇榜’。”何红兵笑称。
自2005年起,何红兵连续五六年跟随父亲前往故宫修缮文物。在北京一呆就是3到5个月。
“故宫里规矩很多,很严格的。我们工作的时候都比较沉默,因为环境很肃穆,责任很大。”
何红兵回忆,初次进入故宫倦勤斋时,“看到一些需要修复的门、挂漏、装饰,我心想:竹编和木雕怎么能结合得这么好呢?”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何红兵创造性地将竹编和木雕技艺融合在了一起。“之前很少有人系统地、有强烈意识地将两者结合起来,我这算是一次创新了。”提起此事,何红兵语气中带着几分骄傲。
何红兵认为,竹编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相当重要。
“在大家的印象中,竹编可能是比较粗犷的,像我们见得比较多的农具之类的。但到过我们这里的人都觉得很惊叹,竹编还可以做得这么精致!”
1983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选,何福礼带着自己的竹编作品《九龙壁》参赛。“很多人当时提出来,竹子怎么能做国宝呢?觉得竹子这个材料很低贱、很卑微。”然而何福礼据理力争,加上评委们十分肯定《九龙壁》的制作水平,最终荣获当年的金杯奖。
入驻抖音电商,不仅收获销量和粉丝,还收了徒弟
2019年,何红兵开通了抖音@何红兵大师官方-大世文化,并通过抖音电商带货,目前已经收获21.4万粉丝,获赞超500万。2021年,何红兵进行了数十场直播。在直播间,何红兵向大家介绍竹编技艺、展示自己的得意作品,收获不少好评,也逐渐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其作品的线上和线下销售量也明显提升。
去年暑期,两名贵州青年通过抖音电商直播联系上何红兵,希望他能前往贵州教授竹编技艺。“但他们人太多了,而且我工作室这边还有很多工作放不下,请他们派两位代表过来。”据他介绍,这些贵州青年在当地制作竹背篓,在抖音电商平台看到了何红兵的视频,便慕名拜师。现在,从贵州来的两名青年代表已经学习了半年有余。
店铺里陈列着何红兵的各类竹编、木雕工艺品。小到一颗单手能握住的天然原木健身球,大到一只竹编小猪居家摆件,每个工艺品都十分精细,从材质到色泽,无一不让何红兵耗费许多心力。许多通过抖音电商了解到何红兵的木雕、竹编爱好者慕名来到他的线下门店,也因此与他成为志同道合的伙伴。
谈及为何选择进驻抖音电商,何红兵反复强调“虽然我们的技艺是传统的,但抖音电商是一个跟时代同频的平台,我们要让更多人了解竹编、了解木雕,抖音电商平台很重要。”
目前,除了外出参加一些活动,何红兵就呆在自己的工作室琢磨作品。眼下他最牵挂的事情,就是能够多搜集一些精巧的竹编作品、构思一些有自己风格的东阳竹编作品,充实自己即将开放的竹编博物馆。“竹子在我们中国是君子的形象,我也想多发扬竹文化。”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