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双11消费提示:理性消费,防范促销套路

李伊
2022-11-09 15:06

11月9日消息,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双11消费提示:根据往年“双十一”期间投诉特点与难点,中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科学理性按需消费,防范商家促销套路,加强自身维权意识,谨防各类电信诈骗。

面对商家的促销手段,中消协建议消费者下单前认真阅读各平台和商家的预售及促销规定,详细了解定金及尾款支付时间、退还条件以及优惠券使用条件、折扣范围和期限等内容。

需要注意,通常情况下“定金”支付后,如果消费者没有在规定时间内支付尾款,或因自身原因不想购买此件商品了,“定金”是不予退还的。

format-jpg

针对今年电商平台推出的各种保价规定,中消协建议消费者提前明确保价时间、保价方式、价格范围等规定细则,并及时咨询商家和平台客服,必要时留存聊天记录、广告宣传页面截图等证据,便于产生纠纷时进行维权。

针对近几年的直播带货乱象,消费者需要注意的是,尽量选择资质全、信誉高、口碑好的正规直播平台进行观看和购买,甄别直播商家是否具有营业执照,不要随意点击非官方或陌生的直播邀请和链接。

同时,中消协建议下单前了解清楚商品主体信息、质量构造、功能功效、价格质保等情况,关注商品的购买评价与其直播间商品的相符性;建议消费者在购买后及时截屏或录制商品的广告宣传、直播画面、聊天记录、支付凭证等相关的证据,以防止商家下架直播视频无法进行维权。

format-jpg

针对售后问题纠纷,中消协建议消费者在下单前与商家和物流客服确认商品是否可以发货,尤其在购买急需品和生鲜易腐商品时,应提前规划物流配送时长。

消费者下单后应密切关注物流信息,避免错收和漏收快递,产生不必要的售后维权纠纷。收到货后立即消杀,尽量当场验货,确认无误后再签收。

另外,中消协倡导,消费者在面对明星、达人主播带货时,不要因所谓“明星同款”而盲目跟风购买不必要的商品,学会量入为出、理性消费;也不要被“低价爆款”、“拍一赠多”等商家宣传迷惑而冲动消费,应选择自身切实需要的商品,更加注重商品质量及服务,避免囤货和重复购买,践行绿色低碳消费理念。

format-jpg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报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11月22日消息,中国消费者协会今天发布2023年“11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报告显示,今年的“11”,比拼“价格力”是商家营销主旋律,追求“性价比”成为居民消费新趋势。监测期间,有关“直播带货”负面信息1565203条,占吐槽类信息的47.99%,日均信息量55900条。信息量集中在“11”前半段。价格垄断、低俗带货、虚假宣传等问题较为突出。
中消协利用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对10月20日至11月16日期间相关消费维权情况进行了网络大数据舆情分析。
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出11消费提示。
中国消费者协会利用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对10月20日—11月13日期间相关消费维权情况进行了网络大数据舆情分析。
中国消费者协会今日发布了《“11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报告显示,在11月1日至11月15日共计15天的监测期内,共收集“11”相关“消费维权”类信息7908929条。
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11网购商品售后服务体验结果。从本次体验结果来看,主要电商平台七日无理由退货规定执行情况良好。
12月6日消息,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今年“11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从今年10月20日开始,到11月13日截止,中消协利用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对此期间相关消费维权情况进行了网络大数据舆情分析。监测期内,中消协共收集有关“快递服务问题”负面信息136.38万条,占吐槽类信息总量的24.87%。吐槽焦点主要指向今年“11”快递到货“一快一慢”:一边是“付了尾款一觉醒来快递已到家”,另一边则有消费者吐槽“网购手机被告知要等30天”。
在共计25天的监测期内,共收集消费维权信息48930596条,其中吐槽类5483663条,占消费维权信息总量的11.21%,比“618”下降了4.69%。监测发现,消费者高频吐槽主要集中在快递服务问题、促销价格争议、商品质量短板、直播销售乱象、团购安全隐忧五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