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信维持小米集团目标价17港元和“跑赢大市”评级

云合
2023-03-08 11:05

3月8日消息,瑞信发研报指,小米集团-W2023年的主要亮点为智能手机盈利能力,高端战略,以及电动车业务发展。公司的电动车目标客户包括米粉和高端智能手机用户,该行预计2024/25/26财年的的出货量为4.1万/13.3万/26.2万台,收入为94/297/588亿元人民币。

format-jpg

小米成功的关键因素包括完善的线下销售网络(共10,600家线下门店)、精确的用户画像、庞大的客户数据库(MIUI用户:5.64亿人)、丰富的营销渠道、电动车产业链上的多种投资、融合性的产品,车辆和硬件技术的融合,强大的生态系统和成熟的电动车市场。

瑞信采用市销率(P/S)估值法对电动车行业进行估值:上市中国电动车初创公司2024年的行业平均P/S为0.9倍,而小米采用1.2倍,早期高增长溢价30%,估值可达132亿港元(每股0.5港元)。该行将2023/24年收入预测上调2%/4%,主因互联网复苏、智能手机平均售价上涨和电动汽车销售。该行维持目标价17港元和“跑赢大市”评级。

雷军近日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在北京团全体会上表示:“小米造车进展超预期,最近已经顺利完成了冬季测试,预计将会在明年上半年实现量产。”

format-jpg

在2月9日小米举行的投资者日活动上,雷军等高管分享了小米的业务进展,彼时,雷军表示,自己的时间有1/2在汽车上。对于2024年汽车量产是否太晚的质疑,雷军认为,造车新势力比小米提前了6-7年,两年前小米做了很多访谈,认为汽车是百年赛道,只要看好汽车产业,任何时候都不晚。“我们的能力在电子、用户体验的运维上,现在的电动汽车都在我们的这些点上,所以我觉得我们2024年出车刚刚好。”

小米集团卢伟冰近日则发文表示,小米、Redmi手机市场份额在欧洲已经有20%+,但市场潜力依然很大,也真正代表中国品牌在国际舞台上跟苹果、三星同台竞技。

format-jpg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5月8日消息,小米集团午盘继续走高,现上涨2.87%,报11.48港元,成交额7.69亿港元。瑞信表示,预料小米首季毛利率同比升2个百分点至19.3%,调整后纯利同比增长6%至30亿元,有望胜市场预测。该行将公司今年、明年及2025年经调整后每股测上调4%、2%及2%,以反映毛利率扩张及开支减少的预测;同时将其目标价由17港元上调至17.2港元,维持其为“”评级。
海通国际发表研究报告,预期在小米集团第二季业绩利润率料创新高达到20.1%。
3月4日消息,中金发布研报称,维持小米集团-W“”评级,将目标价上调20.8%至60.9港元。该行维持对公司的盈利预测,对公司驾驶业务的盈利能力和高级智能手机的增长潜力有信心。小米公司首席执行官雷军在活动上表示,SU7去年订单24.8万辆,已交付逾13.5万辆,小米15Ultra定价6499元人民币起,强调小米打入定价6000元人民币以上高级市场的决心。该行亦指,小米SU7Ultra重新定义豪华电动车水平,定价52.99万元人民币,低过预期。
和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小米集团”评级,将2023至25年三年期间每股盈利预测上4%至17%,以反映各项业务毛利率改善。
11月2日消息,和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小米集团-W“”评级,将2023至25年三年期间每股盈利预测上4%至17%,以反映各项业务毛利率改善,目标价由14港元上调至15.5港元。报告中称,据研究机构Canalys数据,小米第三季智能手机出货量可能好过市场预期,估计季度收入重返正面增长轨道,第三季同比持平为706亿元人民币,第四季同比增长11%至734亿元人民币。
瑞信发布小米研报,公司对今年全球智能手机付运预测较两个月前转趋乐观。
1月9日消息,瑞信发布研究报告称,予小米集团”评级,目标价11.5港元。公司对今年全球智能手机付运预测较两个月前转趋乐观,预计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同比下跌5%至持平,而两个月前预测为下跌5%至10%。报告中称,在库存水平方面,该行称小米自去年中期开始减产以控制库存。此外,小米去年旗下汽车业务的支出不超过35亿人民币,公司预计今年的支出会更高,包括资本支出和销售渠道建设,以及持续的研发投资。
瑞信将小米2022和2023年每股盈利预测分别下调9%和11%,目标价由24.2港元下调至22.5港元。
和发布研究报告,该行对小米的2021至2023财年收入预测下调2至4%,重申“”评级,目标价由28港元降至24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