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只赚2块钱,快递行业重启价格战

电商君
2023-07-24 09:08
1.今年上半年,快递行业企稳回升

日前,A股上市的顺丰、圆通、申通、韵达按规定公布了6月经营数据,这也意味着快递行业上半年的成绩单正式开始披露。

结合此前的月度经营数据可以发现,上半年快递行业出现了不少新变化。

快递收入方面,顺丰依旧一骑绝尘,上半年营收1224亿元;圆通相对稳定,营收254亿元;韵达和申通分别营收214亿元和186亿元,整体差距似乎仍很明显。

但值得注意的是,申通增速惊人。单看6月数据,韵达营收36.65亿元,同比减少11.47%;申通营收33.6亿元,同比增长12.67%。此消彼长之下,双方的差距还在进一步缩小。

与此同时,业务量方面,上半年顺丰、圆通、韵达、申通分别完成58.37亿票、97.76亿票、84.02亿票、77.31亿票。申通整体落后韵达,但6月申通完成15.23亿票,同比增长28.26%;韵达则完成15.81亿票,同比减少2.04%,和申通仅相差5800万票。

由此看来,无论是营收还是业务量,申通和韵达的差距都在持续缩小。如果下半年继续保持这一趋势,申通全年业绩甚至可能反超韵达。

不过,6月营收、业务量双降的韵达,上半年净利润的增长倒是很明显。韵达此前发布的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7.5亿-9.57亿元,同比增长37.31%至75.12%。

format-jpg

(截自韵达公告)

同时,韵达还在7月16日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透露,第二季度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92亿-5.98亿元,同比增长96.79%至200.62%。

对于净利润的高速增长,韵达方面表示,一是因为优质客户规模持续回升,优质电商包裹持续扩增;二是因为梳理调整了一批网络管理措施、考核措施、政策措施,轻小件包裹比例也从4月份以来环比提升。

考虑各快递公司正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战略重心有所差异,短期内的排名变化也属于正常现象。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今年以来,整个快递行业都呈现出企稳回升态势。

比如申通的营收从1月的21.72亿元,稳步上升至6月的33.6亿元;圆通从30.68亿元上升至42.46亿元;韵达从27.49亿元上升至36.65亿元……

这一明显的上升曲线,意味着快递行业的全面复苏已成定局。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在新一轮竞争中保持稳定健康的增长。


2.单票收入持续下滑,价格战又要重启?

在各大快递公司的经营简报中,还有一个数据值得我们关注:单票收入

6月数据显示,圆通快递产品单票收入为2.37元,同比减少9.33%;韵达单票收入2.32元,同比减少9.73%;申通单票收入2.21元,同比减少11.95%。

几家头部快递企业,一年内同步降价10%左右,颇有些重启价格战的意味。

而且结合营收和业务量数据,这其中增长最快的申通,也正是降价幅度最大、单票收入最低的快递。用低价换取市场规模,似乎仍是快递行业屡试不爽的手段。

另一边的顺丰,也没能从行业趋势中独善其身。虽然其单票收入在6月达到16.42元,同比增长3.86%。但如果不计算丰网,其单票收入还是出现了2.44%的降幅。

format-jpg

(截自顺丰公告)

顺丰在公告中也提到,“经济快递板块中的丰网业务已于2023年6月完成转让交割”,受让方正是开始冲刺IPO的极兔。

时间回到去年7月,顺丰经营策略转向,原本的特惠件彻底退出。同时顺丰控制丰网件,更加聚焦能力强的时效件,以及行业空间更高的电商标快件,以此细化产品结构、提高利润水平。

换而言之,去年6月的顺丰还在布局特惠件和经济件领域,单票收入本就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今年同期即使出售了丰网,顺丰的单票收入也才回归2021年的水平,距离2020年的17.77元仍有一段距离,更不用说2020年以前高达23元以上的标准了。

如果说2020-2021年快递行业的价格战,是一场“速决战”。那么如今缓慢降价的形势,则更像是一场“持久战”——先撑不住的必然会被淘汰,这也给快递行业的降本增效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对于快递行业如今的低价竞争,也不必过分担忧。我们看到很多快递公司单票收入下降的同时,净利润不降反增,也反映出其正在全方位提升效能。像是顺丰和韵达都预告,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增长60%-68%、37.31%-75.12%。

format-jpg

(截自顺丰公告)

如果是凭借实体投入、技术升级、数字化转型等实现成本优化,再让利给客户换取市场,这也可称得上是健康的竞争方式。

比如今年5月,申通总裁王文彬就曾表示,公司运营成本持续下降,4月较1月下降了27%。

7月20日,申通贵州贵阳转运中心刚刚举办了乔迁仪式,将贵州省区和贵阳转运中心一起搬到了龙里县。

据悉,随着新分拨中心的布局优化,日均产能从130万票逐步提升至160-180万票,操作量峰值可达190万。申通贵州运营部门负责人还介绍,整个贵州省区的产能将提升超70%。

通过类似的方式提高产能、降低成本,已经成为了快递行业共同努力的方向。


3.行业洗牌加速,低价不是唯一竞争手段

虽然快递行业的价格战仍在持续,但我们也看到,无论是顺丰、菜鸟、京东物流,还是通达系和极兔,都开始了对高品质服务的追求。

比如菜鸟推出自营快递品牌“菜鸟速递”,旗下“菜鸟标快”产品宣布提供“时效准稳、价格优、服务周到”的高品质门到门寄递服务。更追求时效的“菜鸟半日达”,不久后也会全面对外发布;

京东物流则是在仓配、末端服务等方面持续加码,还发布了基于大模型的数智化供应链产品“京东物流超脑”及全新升级的京慧3.0。据悉,京慧3.0在销量预测、库存、供应及补货计划方面更具表现力,其交互式供应链控制塔能够帮助用户快速定位并解决供应链问题;

顺丰斥资200亿建设的鄂州机场将于今年第三季度正式投入运营,预计年内陆续开通40余条国内货运航线,进一步提高履约时效;前不久成昆高铁货运专列正式通车,顺丰和京东物流都作为货源组织方深度参与,填补了中段距离运输的时效短板。

“通达系”也没有闲着,此前“中通标快”宣布不上门必赔付,一度引起热议;申通加快了无人配送布局,前不久还完成了西北首家无人配送车试跑;圆通持续推进“一号工程”在公司全网落地,多维度、全方位为分公司赋能,提质降本增效,全面提升市场客户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顺丰、菜鸟、极兔纷纷谋划港股上市/二次上市,未来如果成功融资,竞争力还将实现质的飞跃。

再算上已经上市的京东物流和“通达系”,国内主要民营快递企业将实现在资本市场的聚首。快递行业的竞争,一定程度上也将彻底演变为资本市场的博弈。

届时,随着大量新鲜资金的涌入,是“烧钱换市场”,还是“投入换增长”,将成为快递行业新一轮竞争的关键抉择。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日订单量已超2000万,这样的成绩,已经很难杀死了。在这场互相“换血”的较量中,第一个将单价降到9毛钱的中通,一度快要发不起工资。2020年3月,价格战又起,极兔入场,通达结成一气,为了守住已有的“市场”,即使降到头破血流,也不敢轻易涨价。在这四家上市快递公司中,不仅单票收入下降,市场占有率也同比出现下滑。面对通达的合力封杀,极兔不仅欣然迎击价格战,还取得了胜利。
参照国内电商市场催生控股及通达快递强手,中信证券认为跨境电商市场也将推动中国诞生一批跨境电商物流龙头。
江西萍乡市邮政管理局联合多部门开展2021年快递行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四通一达”等快递企业从业人员近300人参加。
浙江嘉兴市邮政管理局开展“快递进村”现状摸底调查,目前邮政、、“三通一达”等9个主要品牌进村通达率实现100%。
业绩表现最为亮眼,不仅单月总营收达156亿元,再创历史新高,这一数值还相当于其他三家快递企业之和的1.7倍,而且在各快递公司均实现加大增长的情况下,增速最高,涨幅近50%。
中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推荐通达龙头、量质行业领先的中通快递以及直营网络资源稀缺、特惠件产品下沉较好、估值安全边际优势逐步显现的控股。
12月5日消息,12月3日,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主持召开快递企业电话座谈会。马军胜指出,当前邮政快递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日益突出,行业规模大但质量不高,发展速度快但优势不足。要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优,在保持行业稳定运行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发展质效、更加注重结构优化、更加注重补短板强弱项。
同时,拼多多对极兔旗下部分散发不实消息的商家给予处罚。黄峥和段永平之间,关系又十分密切。资料显示,圆通速递来自拼多多的快递占比为30%。去年春节期间,拼多多也与韵达签署“春节不打烊”方案。据《天眼查》消息,今年4月8号,拼多多完成18亿美元的战略融资,投后估值为78亿美元,仅次于、京东物流和中通。
瞿永忠表示,单票价格小幅下行,通达单票价格已经逼近2元/单关口。中通龙头地位稳固,韵达与圆通在成本管控方面更为优秀,快递单价能够压降至比通更低并通过规模效应保证盈利。未来中通、韵达、圆通在电商件市场的竞争优势将会继续不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