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家收到封号警告信,明信片索评再次爆雷

跨境必读
2024-01-09 17:27
一、卖家收到警告信

一直以来,亚马逊对“刷好评”的行为都保持“零容忍”态度。这不,年末又有一批卖家中招了。

“从12月底开始,身边就有不少卖家传来噩耗,好几个店铺都收到了账户停用警告信,原因很针对性的指向了通过线下明信片联系买家的行为”,有位卖家在论坛上发布了这样一条帖子。

format-jpg

卖家刷评被警告 图源:知无不言

按道理来说,“线下明信片”是一种较为“安全”的索评方式。与此前的“小卡片”不同,这一方式是卖家给买家线下邮寄索评卡,如果买家成功留评就会获得返来的礼品卡。并且,明信片邀请过来的评论非常自然真实,留评率更是达到10-15%。由于其不随包裹单独寄出,不容易留存证据,受到了很多卖家的“欢迎”。

但这样的索评方式却也能被亚马逊轻松查获。该卖家表示,在他联系了亚马逊内部经理后得知,平台识别到一定数量的消费者在给同一个链接留评后都绑定了相同金额的礼品卡,因此判断这些都是虚假评价。也就是说,最终原因出在了礼品卡返现上。

format-jpg

好评明信片 图源:the7 electronics

不过,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卖家认为可以把返现也脱离于平台,通过PayPal来返现,以此实现真正的“线下”索评。但PayPal也存在封控,个人账号并不能大量转入转出。并且一些买家没有PayPal账户,同时更加青睐礼品卡。

此事一出也是弄得“人心惶惶”,毕竟这种违规刷评的方式在亚马逊卖家中并不少见。而亚马逊如此严打虚假评价,更是彰显了合规运营的重要性。

二、严打虚假评论

事实上,亚马逊严打虚假评论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要知道2021年5月的那场“封号潮”可是给不少卖家留下了巨大阴影,但目前仍有卖家在寻找刷单“替代品”——明信片,好在亚马逊一直严打这种刷好评行为。

此前有买家在社交平台上曝光了一位销售护肤品的卖家,指出其通过寄送明信片的方式来获取他的好评。在卡片中可以看到,其中附有产品说明书和“扫码抽奖”的二维码。

format-jpg

卖家寄送的明信片 图源:买家分享的照片

当买家扫码后,便直接进入“留下五星好评”的界面以及“只要把购物的订单号和评论生效链接发到指定email,就可以得到一张20美元的礼品卡”模板。其实这样被曝光的卖家还有很多,卡片大多数都是“如果能为产品留下五星好评,你将能获得xx美元的亚马逊礼品卡”等话术。

当这样的玩法被曝光后,亚马逊也是毫不手软。去年3月,亚马逊宣布将开启2023年首个大型虚假Review打击行动。当时很多卖家都收到了涉嫌虚假评论的警告信,并且有700多个账号被封禁。

format-jpg

亚马逊严打虚假评论 图源:Amazon

除了对卖家重拳出击外,亚马逊还起诉了Amazon Feedback、AMZ Trusted Review、Blue Marple、Woorke等6家出售虚假评论的中介公司。根据亚马逊的说法,这6家公司通过出售虚假评论进行欺诈,故意为旨在欺骗客户的活动提供便利,并试图伪造差评对诚实卖家构成不正当竞争。

总的来看,亚马逊对一系列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非常大。因此,卖家切勿抱有侥幸心理,如果在法律法规的边缘疯狂试探,那么也是在给自己的账号“埋雷”。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对于刷单等违规经营行为,亚马逊向来是零容忍。
严打虚假评论亚马逊从未松懈。
亚马逊虚假评论再次出手。
5月10日消息,目前,Fivestar Marketing、Matronex和AppSally这三家在国际上活跃的评级公司已停止提供亚马逊产品虚假评论的服务。其中Fivestar Marketing是唯一一家在全球范围内提供虚假好评服务的德国供应商。而近日,Fivestar彻底下架了亚马逊相关的评价服务。据知情人士透露,亚马逊于2018年首次起诉Fivestar,至今仍有4起诉讼未决。另外,目前亚马逊正在计划对另一家提供同类服务的香港公司Extreme Rebate采取法律行动。
英国竞争和市场管理局(CMA)发布消息称,由于担心亚马逊和谷歌在打击其网站上的虚假评论方面做得不到位,CMA已对亚马逊和谷歌展开正式调查。
亚马逊通过先进技术和法律行动在全球范围内打击虚假评论经纪人。
亚马逊2023年在全球开展打击虚假评论行动并取得成果。
亚马逊再次打假,让虚假评论无处遁形。
7月20日消息,日前,亚马逊公司在华盛顿州金县高级法院对1万多个Facebook群组的管理员提起诉讼,称这些群组用于对亚马逊产品进行虚假评论亚马逊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些Facebook群组的管理员为从相机三脚架到汽车音响等物品征求评论,以换取免费产品或金钱,该行为违反了亚马逊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