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汽车出事了,高管相继离职,人走茶凉
哪吒火了,哪吒汽车却要凉了。
一、风雨飘摇的哪吒汽车
2025以来,第一个面临淘汰风险的新能源车企竟然是曾经的“销冠”哪吒汽车。
近来,身陷漩涡中心的哪吒汽车再遇噩耗。
3月25日,哪吒汽车CTO戴大力和智驾负责人王俊平被传出双双离职,一个去了奇瑞,一个去了商汤绝影。
技术高管相继出走的背后,可以窥见,哪吒面临的危机,不只是离职潮这么简单。
不过,坏消息的背后,哪吒汽车也迎来了一些重生的转机。
昨日,哪吒汽车宣布,经过三轮磋商,已与134家核心供应商达成共识,共同签署超20亿元的债转股协议,其中包括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瑞浦兰钧等业内头部。

图源:微博
其中,134家核心供应商涉及三电、车身底盘、内外饰、智能电器等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
比如,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瑞浦兰钧等上市公司,都是国内动力电池领域龙头;而康尼机电、奥联电子、襄阳轴承等,则是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
供应商共同倡议称,支持哪吒汽车通过化债来推动融资,尽快复产复工,并鼓励其出海共谋发展等。
几天前,3月21日,哪吒汽车刚刚宣布获得泰国金融机构100亿泰铢(约合21.5亿元人民币)的授信,并且计划今年7月在泰国启动哪吒X的本地化生产。

图源:微博截图
同时考虑到,哪吒汽车在海外市场销量连续三年明显增长,尤其在泰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排进了前三。
因此,除了债转股的挽救方案,哪吒汽车还被建议,将海外市场放在这场翻身战的关键位置。
可以说,债转股和海外市场的好消息,给危在旦夕的哪吒汽车带来了“救命稻草”,为其争取到更多喘息的时间。

图源:哪吒汽车官网
2024年至今,围绕哪吒汽车降薪裁员、售后纠纷、直播事故等各类舆论争议不断,可谓是热搜榜的“常客”。
现在让我们来简单梳理一下,这个新能源车企如何一步步被推至今日的风口浪尖。
3月18日,有消息传闻,哪吒汽车将解散整个研发团队,涉及约200名员工,赔偿方案为N+1,离职流程签署至5月30日。
虽然第二天,哪吒汽车法务部紧急发布辟谣声明,称“解散研发团队”等信息均为不实传闻,并强调,公司目前仅通过“组织优化”来实现降本增效。

图源:哪吒汽车微博
但是有关哪吒的裁员和降薪争议早已不是一天两天的风声那么简单了。
早在2024年11月,由于资金困难,哪吒汽车就进行了一次大范围的裁员,人数超过2900人,接近总人数的一半。
有位叫徐天运的离职员工称:“一开始,先是9月份的工资,只发了一半。10月份则发了整月,然后到11月,公司就提出了政策,要么接受降薪,要么按照N+1的赔偿走人。”
然而,到了公司承诺的60个工作日期限,也“没有任何普通员工拿到了这笔钱”,他们还组成了多个维权微信群,分享维权方法和现状,但是至今,他们仍未拿到这笔钱。

图源:微博
除了裁员争议以外,关于哪吒汽车售后服务问题在近期315期间,也引发了不小的讨论。
黑猫投诉平台数据显示,以 “哪吒汽车+维修” 为关键词的投诉量近期激增。
其中,80 余条新增投诉中,超九成反映 4S 店无法提供原厂配件,消费者被迫接受 “无限期等待” 的解决方案。
例如,车主陈先生反应,购买的哪吒汽车因空调密封圈失效导致座舱严重漏水,存在电路短路风险。
然而,当他前往指定门店,售后人员拒不检测维修,当日也无任何负责人出面解释。
后续品牌给到的解决方案,是“无法承诺配件到货时间、不提供代步车辆”,建议“尽量避免雨天使用”。

图源:微博
除了陈先生外,还有众多哪吒车主遭遇了直营店关门、新车配件缺货、保费上涨甚至拒保等问题。有网友对此表示:“17万买的哪吒,成了大号老头乐。”
当然,对于哪吒汽车的声誉,360创始人周鸿祎也加了一把火。
2021年,360公司在哪吒汽车的D1轮融资中,担任领投角色,对哪吒汽车的投资总额为29亿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2024年3月,周鸿祎这位“金主”受邀直播参观正在扩建中的哪吒桐乡生产基地。
直播时,素有“红衣大炮”之称的周鸿祎直接开麦,认为哪吒汽车什么UVXL等产品命名方式不行:“哪吒L,发音我都觉得很怪异,你们从营销到产品规划,老是自嗨,这是不行的”

图源:微博
到了工厂后,更是当场“发难”:“工地有啥好看的,我来工厂直播是要看你们的正式生产线的,不是这么一个扩建当中的新工地,你们什么都不明白,你看雷军给大家演示的。”

图源:微博
最终,作为宣传的直播活动不仅没起到正面效果,还因周鸿祎这波“虽犀利但细思不无道理”的输出而草草收场。
综合以上,可谓是种种争议不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今,危机步步逼近,哪吒能否把握最后的机会力挽狂澜,关乎近在咫尺的未来。
正如哪吒汽车3月19日在供应商大会上的发出的恳求:“希望大家给予支持,选择一个机会,让公司有活下去的可能。”
二、哪吒汽车,确实没钱了
哪吒汽车,曾经也饱含希望与辉煌,但现在,确实是没钱了。
2021年,哪吒完成D轮融资,累计超30亿元,获得360、宁德时代等领投。2022年,再次获得中国中车、深创投等20亿元注资,累计融资超200亿元。
这一年,哪吒的销量数据也是非常客观。全年销量突破15.2万辆,同比增长118%,连续多月卫冕新势力“销冠”,一度超越蔚来、理想。
转折出现在2023年,哪吒汽车的销量开始出现明显下滑。数据显示,2023年哪吒汽车全年销量约为12.75万辆,同比大幅下滑16.16%。
此后的2024、2025,这一趋势非但没有得到遏制,反而愈发严峻。24年销量进一步暴跌49.37%至6.45万辆。2025年1-2月零售量甚至仅110辆和377辆。

图源:小红书
销量的断崖式下跌,直接表现在了财务状况的恶化上。
数据显示,虽然营业额在扩张,但2021-2023年三年间,哪吒累计亏损了183.73亿元,平均每卖一辆车亏损超14万元。

图源:微博
“烧钱换增长”的结果,是持续的为负的毛利率,加上自身造血能力缺失,最终一步步将哪吒推向了破产的边缘。
于是,2024年,由于银行抽贷,导致资金链骤然断裂,哪吒的短期债务直逼154亿元,供应商的欠款超20亿元。第二季度,账户余额仅剩下2000万元。
近期有离职维权的员工透露,目前哪吒汽车子公司名下两个不同银行的账户资金加起来甚至不足500元。
对于公司爆雷的原因,哪吒汽车也有反思提到:“经营不善是公司遭遇一系列变故的真正原因,但导火索是银行抽走了公司的贷款,导致资金链断裂,从2024年二季度开始,连续两个季度,银行抽走公司账户上的贷款,这导致公司未能成功上市。”
可以说,哪吒汽车这场危机的本质是,激进扩张后现金流断裂的连锁反应。尽管债转股为哪吒带来了一些希望,但距离走出危机,成功翻身,似乎还有一段路。
一方面,虽然债转股解决了70%债务,但现金流的压力并未根本缓解,剩余30%6亿元需分15期无息偿还,首期支付定于2025年5月。
但如今,公司账户几近枯竭,能否在5月前恢复生产并突破海外市场,筹集这笔首付,进度还很模糊。
另一方面,销量断崖式下跌、工厂生产停摆、售后口碑崩坏等多重压力正在加剧市场对于哪吒的“信任透支”,将导致进一步的恶性循环。
更进一步说,供应商虽承诺保障供应链的稳定,但若哪吒的市场订单未达预期,生产线能否重启仍是一个未知数。
综合以上,哪吒汽车这场危机绝非个例和偶然,而是新势力造车行业野蛮生长后的必然代价。
而哪吒汽车能否度过这场寒冬,在新能源淘汰赛中存活下来,我们拭目以待。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