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不装了,大搞低价团购,一出手就是王炸
1.抖音本地生活推出新活动,大搞低价
对于本地生活市场,抖音一向势在必得。
这不,为了拉拢更多消费者,抖音又出一招。近日,抖音生活服务平台上线了一项“随心通兑”活动,通过圈品和补贴上线一系列低价团购套餐,以吸引更多价格敏感型用户下单。

图源:抖音
在该活动中,抖音总共上线了14个系列套餐,包括2个餐饮品类-火锅烧烤系列套餐,3个粉面系列套餐(平台货补已补贴完,已于3月18日下线)、3个美睫美甲系列套餐、3个美发系列套餐和3个亲子系列套餐。
目前,抖音用户已经可以通过搜索“通兑”或通过“团购-超值团-随心通兑”链路进入活动界面。

图源:抖音
可以看到,“随心通兑”活动系列套餐的价格都十分低廉,而且平台还会在本就低廉的价格上额外进行更多补贴,立减10—35元。不到70块钱的火锅烧烤、不到10块钱的美发、30块钱出头的美甲美睫……相较于普通套餐,这个价格属实是很有吸引力。
其中,不少套餐销量惊人,最便宜的一档美发套餐销量已经超过了3万,其他像火锅烧烤、亲子套餐、快餐小吃等套餐的销量也已经破万。可见,在极致的低价面前,大批消费者都守不住钱包。

图源:抖音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大额补贴无需由商家承担,而是由平台出资。商家实收金额就是团购实收金额,其中的差价是平台来补。
不过目前这一活动暂不支持商家自主报名。平台对相关类型商家的特定价格带内的团购品进行自动圈选,被选中的商家可以加入此次活动。商家加入之后,平台会根据商家商品在线状态、库存、三率情况实时进行准出。如果不想参加这一活动,商家也可以联系平台客服主动退出。
客观来看,抖音这一波大搞低价团购,对消费者是释放了实打实的利好,也给了一大批腰尾部商家更多的生意增长机会。
其实,在本地生活业务上,抖音一向舍得斥巨资打价格战。
2022年,抖音本地生活业务处于起步阶段。为了快速抢夺市场份额,抖音举起低价武器,狂轰滥炸式地发放了一大批团购“9.9元券”,涉及餐饮、电影票、休闲娱乐等多个品类。极低的价格大大吸引了用户下单,一些爆款单品的销量就此成功突破了百万。

图源:抖音
此外,抖音餐饮团购还推出过最高4.5折优惠。原价要200块钱的双人套餐,打完折只需88元;原价要158元的单人自助餐,打完折只需70元左右。这种极致的低价策略迅速点燃消费者的购物热情,使得抖音团购GMV在一段时间内呈爆发性增长态势。
数据显示,2023年3月,抖音本地生活GMV同比狂翻四倍,金额达到156亿,核销后GMV也有91亿。其中,餐饮占比45.7%、综合占比31.1%、酒旅占比23.5%。
不得不承认,低价确实是好用的武器,能帮助平台在业务起步阶段进行快速扩张。
2.电商巨头掀起价格战,龙争虎斗
近年来,伴随电商市场的不断发展成熟,国内电商用户数量增长逐渐见顶,增量竞争转为存量竞争。再加上拼多多的横空出世,让人们看到了下沉市场的巨大潜力。许多电商巨头为了争夺存量用户,纷纷实行低价策略,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
以前文提到的本地生活业务来看,抖音的强势入局,引起了美团的危机感。作为本地生活业务一哥,美团自然不能容许自己的用户都被友商抢走,为了反制抖音,美团也大搞低价团购,在首页上线“特价团购”板块,为消费者提供大量优惠。

图源:美团
不仅如此,美团还借鉴拼多多的爆品模式,瞄准下沉市场消费者,放出了一项王炸——上线“拼好饭”。
3人成团,直降10块;参与拼单,立即拼成。简单直白的宣传语,极致的性价比,让拼好饭一经上线,就引起了巨大关注,不少人甚至将它称为外卖界的拼多多。拼好饭主打的“6元奶茶”“10元套餐”等极限低价商品吸引了不计其数的用户,订单量由此节节攀高。

图源:美团
美团2024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拼好饭”的单日订单量峰值突破了800万单,另外截至去年8月,使用过拼好饭的用户数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2亿,接近美团外卖用户的四分之一。
当然,不仅仅是抖音、美团,像淘宝、京东这样的传统电商巨头,也纷纷开始走性价比路线。
去年双11,淘宝不仅推出了官方立减85折或跨店满减每300减50的优惠活动,还额外投入了高达300亿的消费券及红包。淘宝品牌低价频道“百亿补贴”也升级为了“百亿超级补贴”,额外追加750元大额红包,支持消费者叠加使用红包和直降,誓要给消费者提供全网最低价的大牌商品。
此外,淘宝还在大量直播间狂撒10亿红包,每个消费者每天最多累计可以领取1500元的红包,数额可称惊人。

图源:淘宝
而京东也不甘示弱,推出了“超级秒杀日”“百亿补贴日”“9.9包邮日”等一系列优惠活动,为消费者提供大量优惠。
最近,京东还把价格战打到了香港。就在前几天,京东官方宣布面向全港消费者推出“买贵就赔”服务,范围覆盖京东自营的全品类商品。
具体来看,当地消费者在京东平台购买电脑、手机通讯、数码产品、家电、家具等各类自营商品时,只要发现商品售价高于香港本地指定平台的同款商品价格,就可以向京东申请赔付。

图源:京东黑板报
谁能给出更低的价格,谁就能吸引更多消费者关注。这句话放到今天的电商行业,也依然适用。
3.一味死磕低价,并不可取
巨头们打价格战,不仅能刺激平台订单量和GMV快速增长、实现业务扩张,也确实是给消费者提供了实惠。平心而论,是存在一定的好处的。
然而,过度价格战造成的低价内卷问题,也不能不重视。在平台算法推荐机制倾向于低价商品的情况下,商家为了获得更多曝光,只能选择降价。商家利润空间因此不断被压缩,为了节省成本只能降低产品质量,从而损害消费者权益,引发信任危机,形成恶性循环。
对于平台而言,不计成本地贴钱搞补贴,也会造成很大的资金负担。
长此以往,这种内卷化竞争势必会对电商行业生态造成深远伤害。
意识到了这一点,许多电商平台也逐渐开始出手调整规则。比方说淘宝更改“仅退款”政策,给优质商家更多的自主权;抖音生活服务将面向综合行业所有商家推出恶意低价商品管理规范,整治恶意低价;京东升级“春晓计划”,给予商家更多扶持,等等。
可以预见的是,要想打造一个健康的电商生态,让平台、商家、消费者三方共赢,未来平台需要平衡短期流量与长期价值,商家也需要在品质与成本间找到新平衡点。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