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瑞信表示,小米将受惠智能手机市占率上升及中高端手机普及化,维持其目标价34.8港元,跑赢大市评级。
  2. 3月15日消息,中金发布研究报告表示,重申小米集团“跑赢行业”评级,维持目标价34港元。据了解,昨日,小米集团公告称,美东时间2021年3月12日下午4点59分,美国法院颁发临时禁令,暂停将小米认定为中国涉军企业的行政命令,解除了美国投资者购买及持有该公司证券的限制。禁令暂停后,小米今日股价一度涨超10%。但目前,小米股价尚未回归去年底的30港元高点。截至今日港股收盘,小米集团涨,报收港元/股,总市值达亿港元。
  3. 昨日,中金也发布研究报告表示,重申小米集团“跑赢行业”评级,维持目标价34港元。此外,汇证升小米目标价至28港元,评级升至买入。日前,因美国法院对小米的禁令暂停,小米股价再次上涨。昨日收盘,小米集团涨,报收港元/股,总市值达亿港元。截至发稿,小米今开港元,目前报港元,涨幅达。
  4. 4月7日消息,瑞银上调小米目标价至28港元,由沽售升至中性评级。该行指,上调小米2021至2023年度每股盈利预测2%至12%,以反映智能手机销量增加,抵消了较高研发成本的因素,目标价由22港元升至28港元,且由沽售升至中性评级。瑞银续指,小米股价已从1月份的最高点下跌了38%,并出现了该行之前所强调的部分风险。
  5. 高盛发布研究报告称,将小米集团目标价由30港元上调10%至33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6. 国君(香港)发布研报指出,将小米集团目标价从28.00港元上调至32.50港元,并维持“收集”的投资评级。
  7. 汇丰研究发表报告,汇丰研究发表报告,该行将小米目标价由36.5港元下调至14.9港元。
  8. 大和将小米目标价由14港元下调至12港元,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9. 高盛将小米目标价由13.5港元升至14.2港元,维持“中性”评级。
  10. 11月4日消息,摩根士丹利报告称,预计中国智能手机的需求可能在明年恢复4%,小米将会是主要受益者,小幅下调小米目标价6%至31.5港元。该机构认为,在若干风险因素下,小米仍处于复苏的最佳位置。小米公司与电信运营商的密切合作以及线下的持续扩张,将会缓解投资者对其面对荣耀手机挑战的担忧,并重拾小米在中国市场份额提升的信心。截至发稿,小米集团报20.55港元。
  11. 3月20日消息,摩根大通发表报告指,小米上季纯利强劲,盈利较该行及市场预期高出20%至30%,相信主要是受到期内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以及智能手机与互联网服务毛利率改善所推动。展望2024年,该行预期在海外市场高端化发展,及出货量增长带动下,智能手机收入将持续健康增长,同时相信零部件成本上升所引致的毛利率下滑应该可控。
  12. 4月2日消息,野村发表报告指,小米集团电动车型号SU7预订量料超预期;公司电动车市场份额可望快速成长;以及公司透过HyperOS展现其生态系统的整合能力,成为华为有力的竞争对手等因素,均有机会对小米短期内的股价产生正面反应。不过同一时间电动车市场正面临估值下降,加上疲弱的电动车市场情绪仍存在不确定性,对小米的业务表现或造成影响。因此野村将小米目标价由18.6港元下调至17港元,评级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