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部分平台还举一反三,开展全面自查,并据此建立加强管理长效化机制。
  2. 淘宝更新相关规则,禁止好评
  3. 评论区终于能看了?
  4. 最新发布的法律文件显示,9月13日,多个中国卖家亚马逊提起集体诉讼,指控亚马逊以打击好评为由进行的帐号封禁和资金扣留。
  5. 9月30日消息,最新发布的法律文件显示,9月13日,多个中国卖家亚马逊提起集体诉讼,指控亚马逊以打击好评为由进行的帐号封禁和资金扣留。
  6. 据中新网报道,广东省消委会一项网购调查发现,不少商家通过等方式诱导消费者对产品作出非客观评价,违反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7. 诉状中写道,这些公司正在寻求“收回亚马逊非法和不当扣留的资金”,并提出集体诉讼,以“停止对数千名亚马逊卖家和商户合法和正当使用的资金的任何进一步挪用和滥用”。据了解,亚马逊方面本月表示,在近期关注的封号事件中,亚马逊共封禁总计600个中国品牌的销售,约3000个卖家账号,这些账号涉及反复滥用评论。
  8. 12月22日消息,淘宝网宣布将对《淘宝网评价规范》的相关条款进行变更,以提升评价内容真实性,此次规则变更将于2021年12月28日正式生效。
  9. 据抖音电商消息,抖音电商调整“发布违禁商品/信息”实施细则,改规则将于21年8月26日正式生效。
  10. 11月3日消息,据中新网报道,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 近期组织开展一项网购调查活动发现,不少商家通过、红包、卡券等方式诱导消费者对产品作出非客观评价,违反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违背了诚实信用的市场原则,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等重要法定权利。广东省消委会提醒广大消费者,“双 11”期间要科学理性购物,做有智慧的消费者。收到商家“好评卡”的邀约时,应勇于拒绝,不为商家利益诱惑作出虚假好评
  11. 4月24日消息,抖音公告称,严禁以网络兼职、网络写手、数据维护等名义,为流量造假推广引流或发布招募水军的信息。近期,针对以下三类行为,平台进行了重点打击:违规售卖“高等级账号”、售卖电子好评卡、恶意控评行为。
  12. 5天后,干掉好评
  13. 9月30日消息,今日,商务部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针对“亚马逊封号事件”相关的媒体提问,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表示,商务部持续关注个别国外电商平台对中国部分平台企业所采取的举措,已经采取积极措施,帮助和指导企业有效应对。另据媒体报道,9月13日,多个中国卖家就封号事件在美国加州北区地方法院提起集体诉讼,指控亚马逊以打击好评为由进行帐号封禁和资金扣留。
  14. 11月7日消息,同程旅行黑鲸会员体系近日全面升级,推出覆盖用户行前、行中、行后各类消费场景的19会员专属权益。本次升级中,同程黑鲸会员发布7大新增会员权益,包括机票贵就赔、火车票退改赔、机票退改赔、不回本包赔、免费送亲友、会员生日赠礼和会员专属旅行顾问。此前受到用户好评的出行住宿大额优惠和折扣、出行单单等各类权益,均可继续享受。
  15. 8月17日消息,市场监管总局今日发布通知,就《禁止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定 》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出,经营者不得利用数据、算法等技术手段,通过影响用户选择或者其他方式,实施流量劫持、干扰、恶意不兼容等行为,妨碍、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正常运行。经营者不得直接、组织或者通过第三方,在短期内与竞争对手发生高频次交易或者给予好评等,触发平台的刷单惩罚机制,减少该竞争对手的交易机会。
  16. 据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近日,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发布不正当竞争执法指导性案例,涉及钱大妈、沃尔玛、T3出行等品牌。
  17. 1月13日消息,据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近日,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发布不正当竞争执法指导性案例。山姆会员店上述行为,违反了《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依据《不正当竞争法》有关规定,执法机关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处罚款30万元。
  18. 1月13日消息,据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近日,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发布不正当竞争执法指导性案例,涉及钱大妈、沃尔玛、T3出行等品牌。山姆会员店上述行为,违反了《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依据《不正当竞争法》有关规定,执法机关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处罚款30万元。
  19. 10月25日消息,天眼查APP显示,恩施斑马众盟营销策划有限公司因针对美团、饿了么平台外卖商家从事差评删除、好评维护业务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恩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正当竞争法》对该公司处以行政罚款25万元。公告显示,涉事公司自2021年9月成立至2022年6月期间通过多种模式经营删差评业务,共获利60余万元。
  20. 12月24日消息,据“抖音安全中心”消息,今日,抖音宣布开展关于“清朗·打击流量造假、黑公关、网络水军”专项整治行动,为期2个月。具体来说,抖音将严厉打击刷粉刷量、流量造假等营销违规行为。严格管控直播过程中主播违规使用抖币福袋抽取实物、恶意引流、制造虚假销量等违规行为,以及通过允诺现金、优惠券或赠送礼物等方式,诱导用户对商品给予虚假好评、提高店铺信誉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