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被暴雨冲走赔不赔?六大快递公司已回应

电商头条
2023-08-04 09:03
1.暴雨泡毁快递怎么办?快递公司回应来了

7月29日以来,受台风“杜苏芮”影响,京津冀地区持续强降雨,部分地区出现洪涝灾害。

前几日,#北京房山暴雨大量快递被冲走#的消息冲上热搜。从视频画面来看,有快递中转站内涝严重,大量快递被洪水席卷而去,这也让不少网友担心起了自己的快递。

format-jpg

(图源:大象新闻)

那么,暴雨等极端天气导致的快递损毁,责任究竟该由谁来承担?

有律师表示,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包括地震、水灾、旱灾、雪灾、台风等等)。

而这次暴雨引发的水灾,属于典型的自然灾害导致的不可抗力情形。根据《民法典》《邮政法》《快递暂行条例》等相关规定,快递企业在没有过错且履行了及时通知、合理保管等义务的情况下,不承担赔偿责任。

只有快递企业存在自身过错的情况下,才需要承担相应责任。遭受损失的快递所有人如果进行了保价,可以主张按照保价索赔;未保价的,可以主张快递费的三倍赔偿。

简而言之,快递企业是否承担赔偿责任,主要看其有没有尽到自己的义务。从这一点来看,无论是快递企业还是受损方,举证过程都十分繁琐,且有一定难度。因而在“暴雨泡毁快递”的问题上,主要还是取决于快递企业的赔付方案。

日前,邮政、顺丰和“三通一达”就此事进行了回应:

邮政方面表示:“如果是我们物流公司的原因,造成邮件受损会给您赔偿”,如果邮件没有保价,邮件实际丢失或全部损坏按照商品价值金额赔偿;如果是部分损失或者是短少,按照实际损失价值给予赔偿。最高赔偿不超过所付资费的6倍,同时退还所付邮资;

format-jpg

顺丰方面认为正常不会出现损坏,如果物品价值较高可以选择保价,未保价快递受损会结合运费比例赔付;

申通方面表示:“我们有赔偿制度,如果确实损坏,肯定会赔”,具体赔偿金额则要看损坏情况;

圆通方面称,如果因为暴雨导致快递损坏,保价物品“保丢不保损”,也就是丢件才理赔,且按照快递实付金额进行理赔;

中通和韵达客服则回应称,会帮助快递受损的客户上报、登记快件受损情况,但并不清楚后续的具体处理措施。

从各大快递公司的回应来看,针对暴雨等极端天气造成的快件丢失和损坏,行业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多数情况还是按照日常的丢件、损件方案处理。

不过相比特殊时期的财产安全,更重要的其实还是人身安全。


2.抗汛救灾,快递行业发挥社会价值

在暴雨冲走快递、泡毁快递等新闻的评论区,我们看到更多的网友还是表示“人没事就好”“生命安全最重要”等等。

不过从快递公司们回应的赔付标准来看,暴雨导致的“丢失”和“损坏”赔付差别很大。甚至如果仅仅是被水泡过,可能还不会进行理赔。

但需要注意的是,被洪水浸泡过的快递,即使并未遗失,也要做好善后工作,否则也会影响到人身安全。

京津冀强降雨过后,国家卫健委、多地疾控中心提醒居民,暴雨、洪水过后,易造成传染病,特别是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居民要提高防病意识。

被水泡过的物品,包括快递,也会有多种细菌、病毒残留。遇到类似的情况,快递公司可能需要和发件人协商销毁物品,或者至少有义务进行消毒,收件人也要做好防护措施。

对此,北京市疾控中心也给出了具体指导:物品表面可用有效氯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200mg/L二氧化氯进行喷洒、擦拭消毒,以被消毒表面湿润为度,作用30分钟。不耐腐蚀的表面消毒后用清水擦拭。

像是餐具、被褥、衣物等物品,更加需要深度消毒。同时也要在消毒时做好个人防护,严格按照规范执行。

虽然在赔付问题上仍有争议,但我们看到快递行业正在这场天灾面前,积极发挥着自己的社会价值。

比如8月2日,京东集团公益基金会宣布捐赠3000万元物资驰援防汛救灾,由京东物流承运的首批生活物资已紧急送抵救灾一线。

format-jpg

(图源:京东物流公众号)

据了解,首批物资为方便面、饮用水等生活物资,由京东物流从北京周边最近的仓库紧急调集。后续多批次物资也将陆续送抵北京、河北等地,用于紧急支援多地防汛救灾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京东物流紧急调配的无人机也于8月2日下午抵达河北涿州,勘测周围环境与飞行路线,并将在当地政府安排下参与救援工作。

该无人机是京东物流自主研制的第二代末端物流配送无人机,此前曾参与了2021年河南等地的防汛救援行动,为被困的群众配送了急需的生活物资和药品等。

还有像是8月2日晚间,申通满载救援物资的货车在河北廊坊固安转运中心整装,送往涿州受灾地区。据悉,这批物资由申通快递总部跳跳公益团队统筹资源,安排专人专车送达。

format-jpg

(图源:“申通之声”公众号)

与此同时,阿里、京东、拼多多、美团、腾讯、字节跳动、网易、小米等互联网科技企业,都进行了紧急捐款和物资援助。

而奔赴灾区的运输车队,大多来自各大快递物流企业,这背后是众多一线快递员的默默奉献。

在此期间,“3名京东快递小哥安全转移20余群众”“顺丰救援小分队协助转移群众近600人”等事例屡见不鲜,彰显了快递行业的责任和担当。


3.快递行业赔付标准亟需统一

回到暴雨损毁快递的问题上来,虽然目前的注意力还是集中在抗汛救灾、人身安全等方面,但无法否认的是,这次的水灾对于一些商家也造成了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

而此次各大快递公司给出的赔付方案,则被不少网友调侃是“各有各的标准”“各有各的规矩”。

在丢件、损件等情况面前,快递行业长期缺乏统一的赔付标准。这一点,在去年下半年“保价”事件引起争议时,就已经被广泛关注到。

而这次的暴雨,又将“保价”“赔付”等快递行业痛点再次挖掘了出来。

长期以来,快递保价纠纷多发的根源就是涉事快递企业往往适用自身制定的理赔标准,“又当裁判又当运动员”。在货物发生损失后,缺少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最终无法就保价金额与消费者达成一致。

而且对于快递企业而言,发生纠纷时如果全都原价赔付,意味着一些高价值物品产生的运输风险,远远高于运输收益。如此一来,快递企业只会为了降低风险而拒收高价值快件,同样也不利于消费者。

这一两难的境地,造就了各自独立的赔付标准。但更多的问题也在不断涌现:包裹内物品价值如何判定?赔偿方案如何确立?如果有快递员“监守自盗”,有消费者利用保价漏洞获取非法利益又该怎么办?

换而言之,缺乏可参照和具有权威性的法律依据,才导致此类事故处理引发用户不满意。

时至今日,对于快递行业而言,建立起完善且统一的赔付机制,早已是迫在眉睫。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7月2日消息,中邮科技科创板IPO于6月30日获上交所受理,中金公司和中邮证券联合保荐。公司拟公开发行不超过3400万股,拟募资10亿元。则在2021年为其贡献了接近一半的收入,成为其第一大客户。中邮科技主要从事智能物流系统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并提供相关服务,产品主要包括智能分拣系统、智能传输系统等,主要客户包括中国邮政集团、京东、德邦、韵达、燕文物流等大型快递物流企业及知名电商平台。
中证报消息称,截止5月21日上午10点,京东物流香港首次公开募股面向散户投资者部分结束认购。据市场消息透露,京东物流获超过100万人认购,超额认购逾700倍,冻资逾5500亿港元。虽说受疫情影响营收略有反弹,但2020年前三季度京东物流依旧亏损1170万元。市值约3000亿元,而京东物流估值接近2600亿元。除此之外,京东快递价格贵也是一直遭人们诟病。2021年5月7日凌晨,水滴公司于5月7日登陆纽交所成为“保险科技第一股”。
据报道,中通快递4月1日正式推出“标快”产品,实行标准定价,提供次晨、隔晨、次日、隔日等时效承诺。而同日,京东物流方面也宣告提速计划。方面宣布,4月份将会对旗下“即日”、“次晨”、“标快”“标陆”四大时效产品进行升级优化。值得一提的是,在3月18日举办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上,方面首次提出了“四网融通”的概念。目前在电商版块的主要产品包含电商标快和特惠专配,以及网。
胡润研究院今日发布《2020胡润品牌榜》。在快递行业,、菜鸟、中通、韵达、京东物流、达达、圆通7家快递企业分别入榜。
4月3日消息,据“中国邮政快递报”消息,面对上海疫情,邮政、京东物流、圆通、德邦快递、苏宁易购物流、百世快运、韵达、中通、快递均采取系列举措支援上海。
国家邮政局发布关于2021年第三季度快递服务满意度调查和时限准时率测试结果的通告。
4月28日消息,国家邮政局网站今日发布关于2021年第一季度快递服务满意度调查和时限准时率测试结果的通告。调查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用户快递服务公众满意度得分为78.8,同比上升0.6。在快递企业公众满意度方面,得分在80以上的企业为速运、京东物流;得分在76-80之间的企业为邮政EMS、中通快递、韵达速递、圆通速递、快递、百世快递;得分在74-76之间的企业为德邦快递、天天快递
4月28日消息,国家邮政局网站今日发布关于2021年第一季度快递服务满意度调查和时限准时率测试结果的通告。调查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用户快递服务公众满意度得分为,同比上升。国家邮政局今日还披露了2021年3月份邮政快递业用户申诉情况。统计表显示,天天快递申诉率为,高居榜首,远超出列表快递企业申诉率之和,为全国平均申诉率的43%。
2023年中国物流50强,排名前十的包括控股、京邦达贸易(京东物流集团)、菜鸟供应链、圆通速递、中通快递等。
电商头条
电商三大号之一,覆盖百万互联网电商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