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维持小米集团-W“买入”评级 目标价上调至15.7港元

云合
2023-08-30 11:57

8月30日消息,花旗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小米集团-W“买入”评级,主因其市场份额意外增加,目标价从15港元上调4.7%至15.7港元。该行预计,小米第三季度业务将环比增长,受益于智能手机增长,毛利率很可能保持较高水平,在19%以上。

format-jpg

截自雪球官网

该行指出,小米2023年第二季度整体业绩好于预期,总收入基本符合预期,毛利率好于预期,运营支出控制处于领先地位。该公司第二季度环比收入增长13%之674亿元人民币,毛利率创历史新高达到21%,同比增长4.2个百分点,期内经调整纯利同比增长147%,至51亿元人民币,运营支出控制在10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

小米日前发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及六个月之业绩公告。公告显示,小米2023年第二季度的收入由2022年第二季度的人民币702亿元减少4.0%至人民币674亿元,经调整净利润达到人民币51亿元,其中包含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费用为人民币14亿元。

format-jpg

截自小米集团公告

根据Canalys数据,本季度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前三,市占率为12.9%,环比提升1.6个百分点。小米已连续十二个季度排名全球前三。根据Canalys数据,本季度,小米在全球51个国家和地区的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前三,在61个国家和地区的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前五。2023年第二季度,小米在欧洲地区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升至第二,市占率达到21.2%;小米亦在中东地区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升至第二,市占率达到17.1%。

与此同时,小米的全球MIUI月活跃用户规模再创历史新高。2023年6月,全球MIUI月活跃用户数达到606.0百万,同比增长10.8%。截至2023年6月30日,小米AIoT平台已连接的IoT设备(不包括智能手机、平板及笔记本电脑)数增至654.5百万,同比增长24.2%。

公告指出,根据第三方数据,2023年第二季度,小米在中国大陆地区人民币4,000–6,000元价位段的智能手机销量市占率同比提升6.2个百分点至12.7%。根据第三方数据,本季度,小米在中国大陆地区的高端智能手机销量在整体智能手机销量中占比提升3.3个百分点至20.1%。本季度小米在中国大陆地区智能手机平均销售单价(ASP)同比增长亦超24%。

format-jpg

截自小米集团公告

在科技方面,小米已经布局12个技术领域、99个细分赛道。在科技探索的过程中,小米未来将深耕底层技术、长期持续投入、软硬深度融合、AI4全面赋能。2023年第二季度,小米的研发支出达到人民币46亿元,同比增长21.0%。小米计划五年(2022–2026)研发投入将超过人民币1,000亿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小米的研发人员数达到16,834人,占员工总数近52%。此外,小米继续延展集团知识产权能力,截至2023年6月30日,小米集团已在全球获得超3.3万件专利。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8月6日消息,中银国际发布研究报告称,重申小米集团-W“买入”评级,将目标价由25.72港元上调至25.75港元。投资者普遍担心内存价格上涨或会影响智能手机的毛利率。但该行预计,小米集团今年第二季度业绩将再次超出预期。该行表示,将小米今年第二季度经调整净利润预测,由45亿元人民币上调至52亿元人民币,并指市场仍普遍低估公司在2024至2026年的盈利潜力。
7月19日消息,瑞信发表研究报告,维持小米集团-W“优于大市”评级以及目标价35港元。报告中称,提高小米集团智能手机的出货量预测至2.02亿、2.37亿、2.59亿部,2021年第二季度预计同比增长68%至900亿元人民币,对比于媒体其增速预估高11个百分点,毛利率预计达到17.2%,经营利润将超过25%,净收入将增长75%至59亿元人民币。该行称,小米新品发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持续增长、毛利率改进,以及月活跃用户数复苏,有望成为小米近期股价催化剂。
5月28日消息,国泰君安证券 发布公告,将小米集团目标价从28.00港元上调至32.50港元,并维持“收集”的投资评级。国君(香港)指出,小米2021财年第一季度股东净利高于其预期。该行预计小米智能手机业务和IoT业务将在2021年继续快速增长,同时预计小米互联网业务将在2021年增长。
3月17日消息,交银国际发布报告,预计小米2020年第四季度智能手机的增长仍是小米盈利的主要驱动力。该行预计小米第四季度总收入同比增长29%至727亿元人民币。考虑到广告行业复苏,以及出货量增长带动预装收入增长,该行预计小米互联网服务收入将同比增长9%。继公司近期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提升后,该行预计小米市场关注重点将转向智能手机产品组合升级和互联网服务增长。
11月24日消息,麦格理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小米集团“中性”评级目标价上调4%至19.52港元。麦格理预期小米第四季度智能手机均价增长推动下,收入同比增20%,按季增8%。随着海运物流问题的缓解及月活跃用户不断增长带动互联网服务收入上升的情况下,海外物联网收入将有所反弹。另外,预期低端智能手机芯片短缺问题将持续至2022财年上半年,但公司对2022年手机销量增长持乐观态度,估计2022财年下半年芯片短缺问题将得到解决。
5月27日消息,高盛发布研究报告,将小米集团目标价由30港元上调10%至33港元,维持“买入”评级。高盛指出,小米公司首季净利润增长同比升1.64倍,高于该行及市场预期29%及35%,收入增55%至769亿元人民币,增长也快过预期。根据小米今年第一季度财报,报告期内,该公司总营收达768.83亿元,同比增长54.7%;经调整净利润60.69亿元,同比增长163.8%。一季度总收入和经调整净利润均创单季度历史新高。
3月17日消息,交银国际发布报告,预计小米2020年第四季度智能手机的增长仍是小米盈利的主要驱动力,该季度总收入预计同比增长29%至727亿元人民币。同时,该行维持小米2021/22年智能手机出货量亿/亿部的预测。继公司近期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提升后,该行预计小米市场关注重点将转向智能手机产品组合升级和互联网服务增长。基于29倍2022年市盈率,该行维持小米集团33港元目标价,维持买入评级
麦格理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小米集团“中性”评级,预期第四季度智能手机均价增长推动下,收入同比增20%,按季增8%。
另预期,小米全球市占率将于2025年升至14%,相对于今年低于13%;高端销量将上升至15%,相对于去年低于12%。最后,该行料小米将于明年第二季,成为首家拥有智能手机、家庭物联网和智能电动车的消费品牌,将是一项重大成就。对公司目标价由16港元上调至18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汇丰研究发布研究报告称,预测小米集团-W第二季经调整纯利同比升54%至52.1亿元人民币,收入同比增59%至851亿元人民币,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由37.1港元升至38.8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