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整顿电商市场,卖假货代价惨重,最高坐15年牢
一、严打售假行为
在电商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假货问题如同毒瘤,严重侵蚀着市场的健康肌体。越南作为东南亚电商市场的重要一员,近年来电商平台上的售假现象愈发猖獗,给消费者权益、市场秩序以及国家经济发展都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对此,越南政府果断出手。具体来看,越南公安部在修订刑法草案中,提出对电商平台售假行为加大惩处力度:利用注册账号在2500-12500个之间的电商平台卖假货,将被处以5-10年的有期徒刑;若平台注册账号在12500个及以上,卖假货的人就要面临10-15年的监禁。值得一提的是,公安部在此次处罚框架中,提出了使用电商平台账号数量在500个至2500个以下的情形。

最高可判处15年监禁 图源:gocnhinphaply
此外,对于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情况,以及这些行为所造成的伤害、非法获利、损害程度的不同,相关部门也制定了相应的罚款和刑期标准。如此看来,越南政府这一回是拿出了十分强硬的态度。
事实上,一直以来,越南政府都相当重视电商售假乱象,前前后后采取了不少措施、开展了不少执法行动。2023年至今,越南已关闭了超过6000家违规店铺,并下架了23000件侵权商品。2024年前几个月,隆安省在打击违规行为中收缴了近5亿越南盾的罚款。今年前9个月,同塔省市场监管部门发起了49起电商违规经营案件,罚款、没收并强制销毁了大量假冒伪劣产品,总金额接近17.5亿越南盾。

越南下架2.3万件违规产品 图源:法鲁阿特市报
只不过要想彻底杜绝卖假货的行为,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一方面,电商的便利性和网络交易的隐秘性,为假货流通提供了温床;另一方面,消费者存在需求也是难以彻底端掉假货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低价商品的诱惑让不少人愿意“赌一把”。
因此,越南拟进一步严惩电商平台售假行为,最高可判15年监禁,这一举措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通过提高违法成本,可以有效遏制售假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电商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全方位收紧监管政策
除了加强对电商市场上卖假货行为的监管,越南在其他方面的监管也绝不含糊。可以看到,越南打击违规行为的信心非常坚定,制假售假、偷税漏税等行为将无处可逃。
在税收监管方面,越南政府对电商行业的税收管理日益严格。去年2月份,越南税务总局局长麦春成就提出在大众媒体上公开欠税电商卖家的名单,并禁止这些未履行纳税义务的卖家出境。功夫不负有心人,越南税务总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越南税务部门一共处理了33003起违规案件,涉及736家企业和32267名个人,处理的税款欠款和罚款金额接近1.4万亿越南盾。

处理数万起违规案件 图源:lsvn.vn
在社交媒体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网红带货已成为电商领域的新宠。在越南,这一趋势尤为明显。随着网红带货的火爆,一系列乱象逐渐显现,如虚假宣传、倾销劣质商品等问题。
前不久,知名博主Quang Linh Vlog和Hang Du Muc涉嫌虚假广告宣传,被处以巨额罚款;另一网红Vo Ha Linh更被指控煽动粉丝囤货、倾销劣质商品,其在直播中谎称“电商平台将涨价”诱导批量购买,并以远低市场价销售扰乱正常零售秩序。鉴于此,越南政府同样加强了对网红线上销售行为的监管。
面对网红带货乱象,越南政府迅速采取行动,重拳出击整治市场。消费者保护协会(Vicopro)还正式致函政府监管部门,要求加强对网红线上销售行为的监管。越南广播电视与电子信息局也对涉事网红进行了行政处罚,并传唤相关人员配合调查。

对涉事网红做出罚款图源:tuoitre.vn
值得一提的是,越南对违规行为的监管范围相当广阔,不仅涵盖了电商平台、实体店,还把网站、Facebook、TikTok等社交网络等在线环境中交易的商品纳入监管范畴。
可以看到,越南政府对电商平台售假行为的严惩以及全方位收紧监管政策,打出了一套有力的监管组合拳。这些举措对于维护越南电商市场的健康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随着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执行力的不断加强,越南电商市场有望实现更加规范、有序的发展。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