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4月13日消息,昨日,淘宝联合科普中国发布的临期消费冷知识报告显示,食品在保质期剩余20%-50%期间,因折扣低且口感不受影响,往往会迎来一轮新的销售高峰,这也叫做“临期效应”。其中,薯片等膨化食品、方便面、饮品、饼干等成为“临期界”的畅销品。淘宝方面表示,过去一年,有210万人在淘宝上选购临期食品。另根艾媒咨询数据,以2019年为例,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0556亿元,预计2020年将超过11000亿元。
  2. 雀巢日本公司17日表示,已在北海道函馆市、名古屋市和广岛市等全国5处开始运用名为“大家展现笑容 减少食品浪费箱”的无人售货机,专门销售因临近保质期而无法在超市等出售的商品。价格较建议零售价最多打5折,避免商品遭废弃。
  3. 一、90后开了5家临期食品店,年收入超1500万!很多人可能无法想象,卖临期食品也能致富,还能实现财富自由!小王,南京人,1990年出生,他现在经营着5家临期食品超市,每家超市的规模都在150平米左右。在一次采访中...
  4. 低效供应链导致人和货无法及时匹配,产生了临期和库存,从而催生了下游的折扣零售市场。为了避免处理临期食品的高昂成本,一些商超在货源端提高了食品进场的标准,生产日期超过一半、甚至只超过三分之一的食品就无法再上架销售。而临期食品对于消费者来说则是非常实惠的折扣品类。由于货源本身是过剩的需求,因此售卖临期食品者并不具备向上游的话语权。
  5. 7月5日消息,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0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市场分析及消费者研究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零食行业总产值规模超过3万亿元,即使按1%的库存沉淀计算,临期食品行业市场规模也会突破300亿元。
  6. 这次线上线下的整合营销,聚划算从年轻消费群体的新需求出发,围绕「临期货品」话题传递全新的生活理念。
  7. 该规范目前处于意见征集期,意见征集期为2023年4月18日—2023年4月25日。
  8. 快手电商近期上线临期食品类目,并发布《临期食品类目经营规范》。
  9. 7月,快手电商上线临期食品类目,并发布《临期食品类目经营规范》,《规范》包含商家准入、准出相关标准,资质要求,商品发布规范,违规处理等临期食品类目的相关经营准则,目前快手电商临期食品类目的商家入驻为定向邀约制。《规范》要求,临期食品类目商家需在商品标题、主图上写明“临期”字样,并必须在商品详情页面最上方显著标示“此商品为临近保质期商品”。
  10. 5月14日消息,叮咚买菜在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联合上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上城区红十字会、四季青街道及水湘社区,共同搭建企业对社区的临期食品捐赠平台,由社区将食品免费发放给困难人群。
  11. 4月13日消息,日前,淘宝联合科普中国发布的临期消费冷知识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有210万人在淘宝上选购临期食品。根据艾媒咨询数据,以2019年为例,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0556亿元,预计2020年将超过11000亿元。此外,淘宝此前还发布了“露肩疫苗装”冷知识,数据显示,最近一周在淘宝上购买“露肩装”的人数翻倍增长,在搜索露肩装的网友中,男生占到10%,淘宝分析原因为:露肩装最方便打疫苗。
  12. 便利蜂近日组织了一系列关于“反食品浪费”的随机受访调研。100%的受调查者认为,践行光盘行动“非常有必要”。
  13. 苏宁计划在2022年开出100家门店,瞄准临期折扣商品。
  14. 品质退货率分子剔除部分腐烂/变质/临期/坏了类的品退订单,分母保持不变。
  15. 9月16日消息,今日,国内首家“食物银行”淘宝店“绿洲盛食社”正式开业,店铺内的临期食品都来自商家捐赠。有需要的人群,可以在淘宝应用程序上搜索“绿洲盛食社”或“绿洲食物银行”,免费下单,包裹送货上门,无需再前往线下固定领取点。根据要求,在该淘宝店内领取食物需要核实身份,每人每天限领一份。资料显示,食物银行54年前诞生在国外,致力于将募捐来的食品发放给需要帮助的群体。
  16. “闲鱼奥莱”是闲鱼旗下主打品牌微瑕、临期及清仓尾货的业务,商品主要来自于品牌清仓尾货、电商退换货等可信货源。
  17. 4月12日消息,天眼查显示,折扣超市“小象生活”已相继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公开资料显示,小象生活成立于2020年10月份,是一家折扣连锁超市,其切入点为临期快消品,主营食品饮料、日用杂货、餐桌调料、米面粮油等家庭日用产品。目前,小象生活已开出10余家门店(含加盟),聚焦社区商铺和商业街,据悉,该品牌还计划以南京为起点,逐步向周边城市渗透,同时开辟ToB业务,提供快消品折扣产品的供应链服务。
  18. 盒马奥莱是盒马旗下硬折扣店品牌,货源包括盒马鲜生等渠道转运而来的生鲜商品、专门为奥莱门店开发的高性价比商品、临期商品等。
  19. 11月8日消息,近日,有多名网友反映,通过李佳琦直播间下单后,遇到了收不到货、商品临期等问题。11月6日下午,李佳琦团队相关负责人对此回应称,已经注意到相关问题,第一时间联系涉事品牌方等各方进行沟通,尽力解决消费者遇到的问题。该负责人还表示,李佳琦已置顶解决售后问题的微博,消费者可提交登记。据了解,李佳琦双11首日直播间累计交易额高达115亿元,预估销量达3771万,共上架439件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