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Temu卷走大批流量,美国一元店宣布倒闭

跨通社
2024-04-19 18:09
一、又一家折扣店倒闭

拼多多Temu靠低价在海外市场杀疯的同时,一批同样专注于下沉市场的零售商日子却过得很艰难。

据报道,近日,美国知名低价零售巨头99 Cents Only(只要99美分商店)正式申请破产,宣布将关闭旗下371家连锁店,共1.4万名员工将被解雇。目前,99 Cents Only的官网正在做倒闭前的最后一场清仓促销活动,商品全部7折出售,并且商店礼品卡也将在4月19日之前失效。

format-jpg

99 Cents Only清仓大甩卖 图源:The Guardian

事实上,99 Cents Only始创于1982年,是美国最具代表性的连锁一元店品牌之一,其绝大部分商品只卖99美分的超级优惠曾为他吸引来大批顾客。昔日风靡一时的明星商店,如今却只能清仓破产,深究其原因,这离不开低价电商平台的崛起。

近年来随着Temu的入局,美国低价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Earnest Analytics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Temu已占据美国折扣零售类别约17%的市场份额,而在去年1月份,这一数值甚至还不到5%。

Temu市场份额的上升,对应的是美国传统一元商店的日落西山。Earnest Analytics营销主管Michel Maloof曾指出:“Temu的消费品和家庭用品的价格较低,这给实体折扣店带来了更大的威胁。”

的确,在Temu的凶猛攻势下,目前已有多家零售商走了下坡路,包括在2023年1月到11月期间市场份额大跌14个百分比的Doller General;以及四个月前宣布关闭旗下近1000个门店的北美一元店巨头Dollar Tree等等。

format-jpg

Dollar Tree宣布关闭旗下近千家门店 图源:CBS NEWS

二、并非全是Temu的锅

Temu在美国市场的迅猛崛起给99 Cents Only带来了不少压力,然而,它并非压倒99 Cents Only的最后一根稻草。

99 Cents Only公司的临时CEO——Mike Simoncic在一份声明中就明确指出,公司之所以会破产,是因为“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萎缩程度加剧、持续的通胀压力和其他宏观经济逆风”,所有这些因素都严重阻碍了公司的正常经营。

format-jpg

经济压力是99 Cents Only破产主要原因 图源:The Guardian

正如Mike Simoncic所阐述的那样,随着宏观经济形势恶化,通货膨胀压力陡增,商品成本、薪酬成本持续上涨,原本坚持低价策略的99 Cents Only已无法维持收支平衡,无奈只能上调价格。

然而,当“永远只需99美分”的核心理念动摇,消费者对店铺的信任也随之瓦解,自然而然地,店铺的经营状况也就愈发艰难了。

format-jpg

99 Cents Only门店 图源:The Guardian

不过,从深层次想,99 Cents Only的倒闭也侧面说明了Temu“极致性价比”低价策略背后的不易,尽管该平台的价格内卷确实也存在不少隐患,但能在经济逆风中保持住价格优势,其强大的供应链竞争力、极致的电商执行力确实也令人惊叹。

再进一步讲,正是凭借着这难以想象的价格内卷竞争模式,Temu才能够在巨头林立的美国电商市场生生撕开一条风口,让更多跨境卖家得以入场掘金。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跨境电商下一轮增长靠什么?在7月28日-29日举办的“潮起钱塘·数字丝路”第六届全球跨境电商峰会上,近60位嘉宾,2天激烈碰撞,试图找到答案。
随着该巨头加入低价之竞,跨境电商平台的价格竞争无疑也将越发激烈。
不难看出,亚马逊此举,是为了应对当今跨境电商市场上越发激烈的价格竞争
12月6日消息,华泰证券研报表示,展望2024年,看好供需格局改善、中长期景气上行的航空、油运以及伴随中国电商平台海外扩张带动的跨境物流市场;宏观增速趋缓,资金风险偏好下行,或持续利好基础设施板块,公路、港口的高股息与防御性仍具配置价值。其他子板块中,快递价格竞争或持续,压制单票盈利;机场盈利有望持续修复,但免税不确定性犹存;集运面临大量新船交付压力;铁路客运或有旺季机会。
1月25日消息,特惠贸易协定是成员国之间通过协定或其他形式,对全部商品或部分商品规定较为优惠的关税。特惠贸易协定能够降低关税,减少跨境交易的成本,提高利润空间,同时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价格竞争优势。Shopify Markets Pro现在在关税计算和海关文件方面支持优惠贸易协定,这将有效降低关税成本,使卖家能够高效开拓国际市场,扩大销售范围。
11月30日消息,国联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首予中通快递-W“买入”评级,预计2023-25年归母净利润为83.99/109.9/124.45亿元,目标价236.67港元。2023年以来,行业出现了持续的价格竞争,CR8在84%左右的水平波动。该行认为,中通良好的服务品质相应地形成了客户黏性和品牌口碑,使其相较同行能够享受到1-2毛的品牌溢价。除快递主业以外,中通积极拓宽物流生态圈,陆续涉足跨境、零担运输、仓储、末端驿站、航空、冷链等领域,有望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
7月29日消息,光大证券研报指出,快递行业需求保持韧性,价格竞争持续,终端价格处在历史底部水平,各家企业在份额和盈利水平上保持分化。短期行业虽竞争,但总部单票利润影响较小,且淡季价格下降空间有限,板块情绪有望再次修复;中长期仍坚持龙头配置思路,竞争环境下龙头具有产能优势、件量规模优势、定价与降本优势,或将是份额与利润双升的长期分化局面。
圆通已缩减考核项目,下调考核力度,对62项考核进行了调整,取消了34项考核任务;申通对不合理的服务类考核项目将精简1/3以上。
目前高盛预测,在持续的价格竞争下今年主要以加盟形式经营的物流公司,平均售价将下降6%至9%,并将今年行业包裹量增长预测由10%上调至14%。高盛继续看好中通快递,是唯一给予“买入”评级的快递公司,目标价219港元;同时将中外运评级从“沽售”上调至“中性”,以反映股息率及运费率正常化的支持,目标价3.9港元。另维持对嘉里物流的“中性”评级,目标价11.1港元。
根据该行调查,年初至今市场价格竞争没以前般激烈,看到毛利率扩张的可见性有所提高。该行对途虎在高度分散的市场中扩充门市,以及2023年在线流量平均按年增长20%保持信心,加上估值合理,评级由“中性”升至“买入”。该行下调集团2023-25年收入预测1%/5%/7%,尽管毛利率预期较高,但营运杠杆较低,经调整利润预测亦下调10-20个基点,目标价相应由34港元下调至31港元,但仍有52%上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