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近日,抖音电商公布“打击虚假营销不履约专项行动”阶段治理成果,有882名创作者受到平台严厉处罚。
  2. 7月20日消息,近日,抖音电商公布“打击虚假营销不履约专项行动”阶段治理成果,有882名创作者因在直播间或短视频中诱导用户下单但实际未履约,甚至对用户有欺诈行为,受到平台严厉处罚。本次专项行动于6月24日开启,重点针对憋单行为、虚假买赠、虚假免单、消极发货、承诺与实际不符等违规行为进行排查和打击。平台根据违规程度,对创作者采取加重扣除信用分、暂停或永久关闭商品分享功能等处罚措施。
  3. 据纽约邮报报道,由于策划TikTok进军餐饮行业等虚假营销,TikTok前营销主管Nick Tran被开除。
  4. 据中新网报道,从抖音安全中心获悉,经过核查,抖音共处罚利用“佛媛”形象营造人设开展虚假营销行为相关账号48个,其中永久封禁账号7个,同时,清理违规视频148条。
  5. 近日,小红书启动新一轮“虚假营销”治理专项,首批29个涉嫌虚假营销的品牌被封禁。
  6. 9月23日消息,据中新网报道,从抖音安全中心获悉,经过核查,抖音共处罚利用“佛媛”形象营造人设开展虚假营销行为相关账号48个,其中永久封禁账号7个,同时,清理违规视频148条。据了解,“佛媛”是“佛系名媛”的简称,指喜欢晒手抄经书,在庙摆拍,喜欢炫耀品茶,焚香,禅修的一类名媛网红。对此,央视发文批评称:佛媛中一些人是否违法违规,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
  7. 12月16日消息,从小红书方面获悉,平台已启动新一轮“虚假营销”治理专项,首批29个涉嫌虚假营销的品牌被封禁。相比此前的治理专项,此次治理范畴将进一步扩大,覆盖整个“代写代发”灰产链的上下游。在小红书上搜索某品牌关键词,相关笔记内容已经无法显示,页面仅出现“该品牌涉嫌虚假营销,相关内容不予展示”的提示。
  8. 乌烟瘴气的直播间,是该管管了。
  9. 5月14日消息,据抖音电商负责人透露,过去一年,抖音电商治理了超过8000个虚假营销账号,清退相关账号超1200个,创作者违规率下降了36%。
  10. 1月5日,小红书进行第二批“虚假营销”治理,39个涉嫌违规营销的消费品牌、医美机构和医美用品品牌被封禁。
  11. 1月5日消息,近期,小红书响应“清朗·打击流量造假、黑公关、网络水军”专项行动,启动了新一轮“虚假营销”治理专项。在首批封禁29个涉嫌违规营销的品牌后,1月5日,小红书平台进行第二批“虚假营销”治理,39个涉嫌违规营销的消费品牌、医美机构和医美用品品牌被封禁。相较首批封禁品牌,小红书第二批治理范围扩展至线下商业实体,从消费品品牌扩大到线下医美机构和医美用品品牌。
  12. 3月5日消息,市场监管总局局长罗文表示:“部分主播恶意炒作搞虚假营销,带来了假冒伪劣产品现象比较突出,对此消费者反映强烈,也十分突出。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将压实平台的审核责任,加强产品质量的专项抽检,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虚假广告、虚假宣传等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不断提升网售产品质量。与此同时,我们今年也将制定出台直播电商监管办法,建立监管长效机制,有效规范直播交易行为。”
  13. 8月28日消息,针对极个别账号试图通过发布不实信息、剐蹭热点不当获利的行为,抖音官方账号近日发布治理“违规蹭热不当获利”言行的最新规范。《新规》明确表示,将对涉及利用“虚假身份”“虚假内容”“虚假营销”“虚假流量”不当获利的行为整体从严处置,具体包括:账号不得借热点事件仿冒、不当关联当事人与涉事品牌,并借此引发关注后不当获利等。《新规》已于近日开始试运行,并将于2024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14. 抖音明确要求,“账号不得借热点事件,仿冒、不当关联当事人与涉事品牌,并借此发布虚假营销信息违规蹭热,引发关注后不当获利”。
  15. 1月8日消息,抖音电商安全中心发布公告称,抖音电商启动专项治理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重点治理虚假营销。此外,抖音电商更新了平台管理规定,明确提出完善直播带货准入门槛、对商家和主播等实施分级管理制度、倡导商家与主播走向职业化与专业化、鼓励带货主播通过分享知识带货等规则。抖音电商表示,将进一步加强直播带货准入管理,确保带货权限开放给真实、合规、且有一定内容创作能力的真人作者群体。针对专业性较强的品类,商家与主播需具备相关资质,并通过培训测试,获得入门资格后方可带货。
  16. 对此,不少网友们也是议论纷纷。有网友爆料表示,所谓的“男士凭身份证,一生仅能定制一枚”不过只是DR的营销噱头罢了,在DR专柜只需花500块就能将购买信息抹除。而经过这场风波,在消费者眼中的DR口碑直线下滑,更多的还可能被人定义上虚假营销的帽子。
  17. 3月15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制定出台的《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在第31届“3·15”晚会现场正式发布了。针对商家,《办法》规定商家应以显著的方式展示商品、服务的具体信息,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针对刷单炒信、流量造假、虚假营销等问题,《办法》也给了特别关注,明确禁止相关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随着《办法》的实施,我国网络交易监管的科学性、有效性将迈上新的台阶。
  18. 6月20日消息,据报道,近日,小红书站内发布《关于MCN机构买卖账号及刷量作弊行为公示》。公告称,美趣文化、杭州邻家网络、聚微传媒、熊小婴等4家MCN机构及其旗下部分作者存在上述作弊行为,严重伤害小红书用户体验、品牌方利益以及社区生态。同时,公告称“买卖帐号、刷量作弊等行为,属于虚假营销内容范畴,对平台内容生态和平台信誉造成极大伤害,严重损害了用户的合法权益,小红书将对其进行持续严厉打击。”
  19. 1月10日消息,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束为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从促进平台规则公平透明、降低平台内商户成本负担、净化直播电商行业生态等方面着力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健全常态化监管制度,抓紧完善平台规则、直播电商等方面的监管制度。着力整治利用平台规则破坏公平竞争、侵害平台内商家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现象,打击直播电商领域虚假营销等行为。
  20. 《“违规营销虚假公益宣传”实施细则》处于公示期,公示期为2023年06月13日-2023年06月19日。